刘向阳:强化职责使命担当 履行党内监督责任
强化职责使命担当 履行党内监督责任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正式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作为纪检监察战线的一员,必须把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纪委常委会的统一部署,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积极主动担当作为,切实履行好党内监督职责,为盐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
一要树立“想为”的意识,认真履行党内监督职责。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想为”是成事的前提。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力量,担负着反腐倡廉、监督执纪的崇高使命,必须切实找准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职责定位,主动想为,积极作为,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治生态。增强监督意识。监督执纪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法定职责。当前,党风政风持续转好,但一些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已经解决的问题仍有可能反弹,新的问题随着形势发展也会不断出现。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充分认识中央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坚强决心,牢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以久久为功的决心和“钉钉子”的韧劲抓好监督执纪工作。牢记监督规定。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是新形势下做好监督执纪工作的重要标尺。每个纪检监察干部都要深刻领会《条例》的丰富内涵,做到熟悉条文规定、明确监督重点、规范执纪流程,时刻用党纪党规对照和衡量党员干部的行为,真正使纪律和规矩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把准监督尺度。牢固树立“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的理念,突出查找党员干部在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成为大多数,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的是少数,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是极少数。
二要强化“敢为”的担当,着力提升党内监督实效。“敢为”是共产党员基本的政治品格,也是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履职的重要体现。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切实增强担当意识,聚焦主业主责,严格监督执纪,努力当好党的忠诚卫士。全方位监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将监督执纪覆盖到落实“两个责任”、选人用人、征地拆迁、招标投标、精准扶贫等方方面面,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从严治党带来的红利。制度化约束。坚持一手抓监督执纪、一手抓制度完善,加快建立健全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织紧织密监督之网,推进管党治党走向严紧硬。常态化巡查。按照“标准不降、要求不松、措施不减、氛围不淡”的要求,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有规不依、有禁不止的行为,真正使守纪律、讲规矩成为盐城党员干部的鲜明特质。
三要锤炼“善为”的本领,积极创新党内监督方式。“善为”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善作善成。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就是要始终秉承改革创新精神,大胆探索监督执纪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手段,不断推动纪检监察工作迈上新台阶。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转变“等米下锅”的传统观念,增强监督的主动性,深入开展正风肃纪专项检查、农村基层作风巡查等活动,主动发掘问题,认真筛选线索,持续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变“分散监督”为“重点监督”。倾斜人员力量和办案资源,围绕重大决策制定、重大项目建设、重大资金投入等重要事项,扎实开展监督执纪问责,整治突出问题,形成持久震慑,推动监督执纪工作不断深入。变“一元监督”为“多元监督”。深度整合各类资源,加强纪委与组织、公安、财政、审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实行信息互通、资源互助、力量互补,真正形成各方联动、共同发力的监督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