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企事业单位如何开展纪检监察工作
盐城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处 姜 卫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总书记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重大成效,深刻分析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系统阐述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等重大问题,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新的形势使纪检监察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对纪检监察工作期望也越来越高。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解放思想、主动转变、聚力主业主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基层企事业单位纪检监察工作中仍面临着组织机构不健全、职能定位不明确、业务水平不高、工作作风不实、执纪意识不强、问责没有跟上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基层企事业单位纪检监察工作将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就不能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也无法让社会和群众满意。
如何进一步认清形势,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摆到更加突出位置,为公路交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现结合基层企事业单位工作实践,从职能定位、自身建设、纪律审查、追责问责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加强组织建设,明确职能定位
一要建立健全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根据党章及有关规定,国有企事业单位,凡设立党委的一般应设立纪委,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不设纪委的小型企事业单位,党委应设立专职纪检委员,设党总支的企事业单位,在党总支内设专职或兼职纪检委员,设党支部的企事业单位,在党支部内设纪检委员。同样,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监察工作,是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我约束机制的必要环节,对企事业单位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以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完成企事业单位的各项任务,发挥着监督保障作用。国有企事业单位为了加强内部监督和自我约束机制,应主动建立内设监察机构或配备专兼职监察人员。
二要明确基层纪检监察机构的职能。基层企事业单位的党的纪委是基层党组织的执纪监督机构,履行监督、教育、惩处、保护职能。主要检查本单位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及遵守党章和其他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实施党章和有关规定范围内的党内监督,支持、保护和促进企事业的生产经营和事业发展。检查处理本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党员领导干部违犯党纪案件,并按职权范围,决定或改变对党员的处分。对本单位的党风状况进行调查,及时提出加强党风建设的建议,纠正各种损害党和国家利益的不正之风,协助党委制订党风廉政建设规划,参加党员、党员干部的评议考核和本单位党风党纪检查工作,督促检查党风责任制和廉洁措施的落实。会同党委有关部门,结合纪检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对本单位党组织和党员进行党风党性党纪教育,增强党组织、党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拒腐防变能力。受理本单位党组织、党员和群众在党的纪律和党风方面检举、控告、申诉及建议、反映等。保护本单位党员按党章规定享有的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支持党组织和党员同违纪违法行为进行斗争。领导下级纪委的工作,指导下级纪委的工作,对本单位纪检干部进行政治、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素质,承办上级纪委和本单位党委交办的党纪党风工作事项。
三要强化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基层企事业单位纪委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的双重领导。上级纪委对企事业单位纪委工作应加强领导。企业单位纪委要认真执行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的决定、决议,经常主动请示汇报工作。特别是企业党委要加强对纪检工作的领导,企业负责人要积极支持纪检工作。地方党委、纪委要重视和加强对本地区企事业单位党的纪检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企业单位的监察机构或监察人员,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对本单位非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二、加强作风建设,打造过硬队伍
一要巩固和深化“三转”成果。“三转”是依据党章规定、顺应形势任务的职能回归和深刻变革。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也要顺应“三转”要求,聚焦主业,健全组织,强化职能。凡是成立党支部的都要明确纪检监察组织,都要明确专人分管纪检监察工作,配齐配强纪检监察干部,保证聚焦主业不发散。要紧盯工程建设、行政执法、行业管理、机关内部管理等重点领域,综合运用好站岗放哨、决策参与、督促协调、巡查扫描、约谈提醒等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要认真落实严、细、深、实的要求,强化纪检监察组织和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担当。特别是各级党组织的分管领导要有敢于担当的魄力和素质,在班子内部遇到违纪违规现象时,要敢于“发声”说“不”,使监督执纪真正发挥作用。
二要着力培养和锻炼过硬本领。反腐败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斗争,是智慧和能力的较量。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手段多样、花样翻新的“四风”问题和腐败行为,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要通过抓学习、抓培训、抓实战,培养理直气壮实施监督的胆魄,修练斗智斗勇查办案件的本领,锻炼依法依纪严厉问责的能力。上级纪检组要定期抽调系统内纪检监察干部参与办案,通过跟班实战,锻炼纪检监察干部纪律审查的能力。同时,要积极开展各类业务培训,着力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问责的能力素质。
三要严格加强日常教育管理。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作为监督者,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要求自己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按照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坚持“严”字当头,把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查处贯穿于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和监督执纪工作全过程。要加强理想信念、纪律规矩教育,充分运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和督促纪检监察干部确立高标准、守住“底线”。要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监督执纪权力运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履行职责情况和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对违反纪律规定的,要严格依纪依规进行处理,用铁的纪律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三、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执纪监督
一要强化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要针对基层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思想现状和特点,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搞变通、打折扣,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确保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要严肃查处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相互勾结问题,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二要强化对“关键少数”的监督。基层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纪检监察组织要多设置一些监督“探头”,使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置身于党组织、党员、群众监督之下。要把领导班子“一把手”作为监督的重中之重,上级纪检监察组织要把下级一把手纳入监督重点,发现问题线索及时处置;同级纪检监察组织要定期将同级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落实主体责任、执行民主集中制、廉洁自律等情况向上级纪检监察组织报告,对掌握的有关下级一把手的反映,也要及时报告同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制度,对集体讨论事项,每个班子成员必须亮明态度并记录在案,并实行决策失误责任终身追究,让“山高皇帝远”的错误思想没有市场。
三要强化对作风建设情况的监督。坚持严防死守,紧盯年节假期、婚丧喜庆、乔迁履新、就医出国等敏感时期和重要节点,强化监督,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要加强对执法机构、窗口单位和基层站所的监督,坚决查纠本部门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围绕“厉行勤俭节约”、“规范项目管理”、“严格干部职数管理”、“为官不为”等方面开展专项整治,坚决查处纠正财务管理、工程管理、组织人事、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结合基层各单位实际,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步骤、序时进度和责任主体,自觉抓好落实,对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要严肃查处,切实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两学一做活动成果。
四、创新工作方法,强化追责问责
一要在“抓早”上下功夫。要加强制度建设,织紧制度笼子,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同时抓好以“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为主题的“双学一做”专题活动,强化《党章》和《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制度学习教育,唤醒党员干部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自觉做到知敬畏、明底线、守规矩。要切实履行好严管严察责任,把严明纪律时时处处体现在日常管理监督中,有反映就及时关注,有问题就及时处理,让“扯袖子、咬耳朵”、“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使纪律真正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二要在“快查”上下功夫。纪律审查工作要突出党纪特点,以违纪问题为重点,及时进行调查处理,该处分的予以处分,该作职务调整的予以职务调整,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审查周期,做到快查快结。对线索具体、内容明确、情节简单或正在发生的问题,要迅速组织力量快查快办。要不断健全协调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切实加强与上级纪检监察组织、司法机关和本单位组织人事、财务审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拓展案源、突破案件的强大合力,为快查快结打下坚实基础。
三要在“严处”上下功夫。要严格执纪,严肃查处违反党的“六大纪律”行为,坚决查处公款送礼、公款旅游、违规公款吃喝等问题,严肃查处领导干部借婚丧嫁娶、履新乔迁之机敛财的行为;对不收手、不知止,规避组织监督,出入私人会所,组织隐秘聚会的一律从严查处;对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从重处理,越往后执纪越严;对典型问题要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发挥查处一个、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综合效应。要持续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推动形成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惩戒机制,对社会反响强烈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一查到底,绝不手软,坚决追究相关领导责任,进一步确立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