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老教师”遇到“上课难”

“小许,农经局这几天对单位党员干部出国(境)证照情况进行自查,据他们说是听了你的出国(境)纪律微廉课后才着手做的。”室主任早上一进办公室就笑着对我说。“哦,太好了,这说明我的微廉课起作用啦!”我如释重负地回答。

至此,压在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下来。去年,为做深做细党规党纪宣传教育,市纪委组建了微廉课宣讲团,准备了十个主题十节课,每节课15分钟,深入基层开展宣讲活动。作为宣讲团的一员,我承担了“党员干部出国(境)纪律”这一主题。

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没太放在心上,尽管我到纪委工作时间不长,但之前我有着八年的教师经历,自认为也算是“老教师”了,区区十几分钟的课,那还不是手到擒来?找资料、备课,没两天就把一堂课准备妥当。然而事情却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顺利。

记得第一次是在水利局上课,一堂课下来,自觉是行云流水,没想到刚下台,就被一位听课的同志将了一军:“小许,你讲了很多出国在外必须要遵守的纪律,我也都听得很明白。我近期准备出国,对出国(境)前要注意的一些规定和纪律不是很清楚,您能不能跟我讲讲啊?”

“这……”备课时,我把这部分内容忽略了,一时回答不上来,顿时感到脸上发烫。“这部分要求比较多,我回去后整理下给你吧。”我嘴上应付着,但心里却感觉很不安。

回到单位后,我开始重新整理讲课内容和思路。到党风室、案管室等几个科室,我详细地了解了出国(境)的各种审批备案程序以及本地的相关规定,又与基层党员干部进行了沟通,了解他们的听课需求,重新进行了备课。

再次准备妥当后,我又踏上了上课的“征程”。相比之前的讲课,这一次的内容更丰富,也更贴合基层需求。几堂课下来,反响也不错。正当我自以为已经进入状态的时候,一个求教电话再次把我打回原形。

“小许,请教个问题。”电话那头是不久前刚听过课的国税局的一位同志,“因公出国(境)如果碰到特殊情况需要变更路线的,该怎么办?”我一下子被问住了,党纪处分条例中对擅自变更路线的情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如遇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该怎么操作呢?我的脑海中一片空白,一时无法回答。我的心情顿时陷入谷底,“老教师”居然被一堂微廉课“绊倒”了。

这时候,室主任看出了我的困惑,她对我说:“其实微廉课不单单是一个给别人上课的任务,更是一个自己学习掌握知识的机会,必须对纪律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而且在解读上容不得半点偏差。你有教师经历,上课技巧不成问题,但最核心的讲课内容你却没有吃透,自己没吃透又怎么能讲透呢?”

一席话让我豁然开朗。于是,我暂时抛开微廉课的任务,开始认真钻研出国(境)纪律,从上级规定到地方政策,从权威解读到操作实务,一点点地去学去悟,真正做到对纪律了然于胸。

学透了纪律,再回头去备课,发现课也好备了许多,讲起课来也更加游刃有余,收到的正面反馈也越来越多。这不,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听课者的认可,不就是对讲课者的最大肯定吗?

微廉课的实践,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党纪宣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不仅是对讲课能力的考验,更是对讲课者自身党规党纪掌握程度的考验。“老教师”遭遇的“上课难”,不是偶然,在今后工作中必然还会碰到更多的难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

(作者许展飞单位:浙江省海宁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