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歙县定潭村的张氏家族是著名的世医家族,自明朝嘉靖年间张守仁起,传承至今已有460余年。他们医技精湛、医德高尚,治疗急性热病、内科疑难杂症有奇效,往往一帖(一剂)药而起沉疴,被誉为“张一帖”。“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张一帖”不仅以其悬壶济世的高超医术享誉海内外,更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精进、厚德中和”的张氏家训家风留下了治家典范。 详细
大医精诚 传家有道
“赶定潭”
世医家族,一帖而起沉疴被誉“张一帖”
“张一帖”的创始人张守仁(1550—1598年),歙县定潭人,明嘉靖万历年间以医术鸣世。他历经30余年反复揣摩、临床验证,终于研制出一种粉状药剂——“末药”。张氏用以临诊,疑难杂症往往一帖(剂)而愈,被百姓亲切地称为“张一帖”。
“定潭向有车头寺,半夜叫门一帖传”
“张一帖”的第十三代传人张根桂当年声名远播,在张家老宅定潭,至今还流传着“定潭向有车头寺,半夜叫门一帖传”的说法,形象地描述了当年病人络绎不绝前来求医问药的景象。
16字家训12条家规,诠释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
为了提醒后世子孙,张守仁定下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精进、厚德中和”的16字家训,并要求后世子孙永远不得忘记。后来张家又衍生制定了12条家规。
首届全国文明家庭,一家三博导七教授
李济仁,张舜华夫妇共育有四子一女,都传承了“张一帖”家学。除了李梃外,大儿子张其成、四子李标、五子李梢如今都是博士生导师。家训、家规,几个儿女从小都牢记于心。
歙县作为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当时徽州一府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城“五峰拱秀,六水回澜”,是著名的山城、水城、桥城。自歙县县城经歙深线往南27公里,就是黄山市现存唯一的客运码头——千年古镇深渡,著名的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正位于此。由深渡往东沿新安江支流昌源河逆流而上3公里,就是定潭村。
孝悌 孝敬父母,祭拜祖先;友爱兄弟,和睦姐妹。
忠信 忠于职守,报国效民;以信立身,以诚待人。
礼义 知书守礼,温和谦让;乐善好义,济困扶危。
廉耻 勤俭节约,廉洁朴素;知耻为勇,行己有耻。
自强 自尊自爱,自律自为;坚毅刚强,变易求新。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赵冬梅
薪火传承的工匠精神
张氏家训里的“自强精进”,凸显的是一种可贵的“工匠精神”。历代“张一帖”都注重创新发展传统中医学。第十三代“张一帖”张根桂就根据季节的不同对“末药”的配方进行了调整,使得药效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