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树 焕生机
2015年下半年,我们江西省瑞昌市纪委在执纪审查过程中发现某乡镇财政所负责人小张涉嫌向领导干部送红包的问题线索,于是找小张本人谈话。
小张是一名80后的年轻干部,平时工作积极主动,但性格比较内向,不爱与人交流。考虑到这种情况,领导布置谈话工作时,嘱咐我们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让小张多表达他的内心想法。
谈话刚开始,小张就显得比较紧张,左顾右盼之后,便一直低着头闷不做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我话锋一转,开始跟小张唠起了家常。果然,通过这种方式,小张的情绪逐渐放松下来,话匣子也慢慢打开了。
“其实,我心里清楚你们找我谈话的目的。我之前也想过主动找纪委坦白,但始终没有勇气。因为我害怕被组织处理以后,没脸继续在单位工作,没脸面对自己的家人……”小张的情绪有些激动。
“犯了错误不可怕,知错能改还是好同志,最怕的就是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这样很有可能让自己一错再错……”经过一番开导,小张也开始配合,最终如实交代了他向有关领导送红包的违纪问题。调查结束后,结合违纪事实和态度表现,组织最终作出给予小张党内警告的从轻处分。
后来,有一次我跟领导下乡检查工作时,顺便打听了小张的近期表现情况。“刚开始的时候,小张情绪还是比较低落,现在慢慢好些了,但好像没有以前的那种工作热情了,做起事来也是畏首畏尾……”听了小张同事的介绍,我们觉得有必要再找小张谈谈心。
根据领导安排,我和另一位同事又找到小张:“我们这次来的目的,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你近期的表现情况和思想状况。就像之前跟你讲过的,知错能改还是好同志,组织会一如既往、一视同仁地关心每个干部,希望你不要有什么思想包袱。”说明来意后,我们便开始了与小张的谈话。
谈话中,小张吐露了心声:“说实话,刚被处分的那段时间,我每天在单位上班,总觉得别人老是在盯着我,用异样的眼光看我。这些天以来,我也思考了很多,尤其是今天组织还为了我的事专程跑一趟,说明组织没有放弃我。感谢组织的关心,我以后一定会好好表现,绝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这次以后,我们又对小张进行过跟踪回访,他的表现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
看似可有可无的谈话,对犯错误的党员干部来说,意义绝不一样。因受到组织处理而一蹶不振,对工作失去热情的党员干部大有人在。而事实上,他们之中很多人犯的是小错,还没有走到严重违纪的地步,就说明只是“病树”。对于这部分人,作为监督执纪者,我们不仅要及时查处这些“问题干部”的违纪行为,还应当尽力帮其治愈,重新焕发起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否则“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也就无从谈起。
(赣瑞纪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昌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