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一步是光明
2017年春节前的一天,我们正在办公室里埋头苦干,空调嗡嗡地吹着,碎纸机不时响起,大家偶尔交流下工作,忙碌而有序。
“丁零零……”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我拿起话筒,电话里传来干教室顾主任的声音:“王局吗?我是小顾,今天特意通知您,您的挂职时间到这周就结束了,请您交接好工作,下周可以回委局来上班了。”“这么快!”我脱口而出,心里有很多不舍。
半年前,区纪委监察局要求所有新调入委局的工作人员都要到办案一线挂职锻炼,考虑到工作原因,对领导班子成员没有作严格要求。第一批挂职名单出来时,作为领导班子成员,我没有被列入,但作为纪检战线的“新兵”,我觉得这样的挂职锻炼很有必要,便自告奋勇:“我也想去挂职锻炼呢。”区纪委书记认真询问我的意见后,果断加上了我的名字,随后我就来到了区纪委农村工作二室。一眨眼,半年时间过去了。
此时,看着手中的案卷,我感触良多。每一个案子,都有些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引人深思之处。作为执纪审查人员,平时接触的多是反面“教材”,那些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人员,各怀心思,各有手段,但最后都作茧自缚,悔之不迭。
在基层,大案要案并不多,绝大部分都是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自然形成。就像我正在参与办理的案子,并不是什么大案,甚至都不直接涉及经济利益,但于细微处,亦关乎党性,关乎纪律,关乎道德。
前段时间,有举报反映某镇一名干部生活作风问题,被举报人第一时间向当地党委作了汇报,极力否认被举报事项,而且主动请求纪委深入调查。表面上看,该干部确实委屈,然而随着调查深入,真相逐渐明朗,所有的证据都表明举报内容属实。于是,我们找到被举报人进一步核实情况。
和被举报人谈话从上午9点开始,最初他并不配合,即便在大量证据面前,仍矢口否认被举报的问题。夜幕降临,谈话室空气凝结,人人眉头深锁。调查组人员再次碰头讨论,寻找新的切入点,最终确定两个突破口:党性和家庭。
再次进入谈话室,负责此案的农村工作二室陈主任首先发话:“此时此刻,你是否意识到自己的党员身份,有没有想过你现在的行为是在对抗组织审查?证据都在这里,你却一味耍赖,能不能拿出点承认错误的勇气来?”分管领导莫常委接着说:“对党忠诚老实,是每一名党员、干部为人为政的基本准则。组织现在找你谈话,是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你要正确理解和对待组织的苦心,正视自己的错误,改过自新。对抗组织审查,无异于作茧自缚,只会害了自己。”调查组人员苦口婆心,从党性的角度说了很多,谈话对象逐渐面露惭愧之色,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作为一名女性,我则从家风建设、男性在家庭中所要承担的责任等方面跟他进行了交谈,当说到自己年老多病、至今瘫痪在床的老母亲和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时,谈话对象当着我们的面流下了眼泪,情感的闸门一打开,谈话便进展得越来越顺利。最后,他痛哭流涕,承认自己一时糊涂铸成错误,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有愧于党,有愧于组织,有愧于家庭。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治病为了救人,党纪处分的目的不是要打垮一个党员,而是要把他拉回正确的轨道上,一时糊涂犯下错误的同志,并非无路可走。只要抱着对组织忠诚的态度,向前一步便有光明。(王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