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要“精确制导”
2015年,根据工作需要我由宣教室被抽调到巡察工作队伍,我的第一次“实战”是对市科技局开展专项巡察。
科技局之所以被列为巡察对象,是由于上一年度该单位一名中层干部因涉嫌受贿被查处。为了剖析发案根源,深挖科技领域政府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市纪委决定开展巡审联动,由审计局派出专人组成审计组,配合巡察组开展工作。
巡察工作一开始,就遇到了瓶颈,在问及“发生腐败案件,主要问题出在哪里、有何经验教训”的时候,该局大部分干部职工似乎都很淡定,认为这是涉案干部个人的事情。当问及班子成员对于科技项目奖补资金的发放、管理有何漏洞时,班子成员也都觉得没问题,认为局里目前该有的制度、监管都有了。
这样的回答显然不是开展巡察工作想得到的答案。“既然制度、监管都很到位,为什么还会发生干部受贿的问题?”巡察组、审计组进行对接讨论分析后认为,下一步工作重点应放到奖补项目和资金管理等具体环节的操作上。
一连几天,我们兵分两路。巡察组重点检查现有制度流程、查看近年来的奖补项目立项审批验收情况,进行个别谈话。审计组则集中力量审查奖补资金发放使用情况,实地走访企业开展定向检查。果不其然,通过巡察审计相互配合,我们很快就发现了市科技局在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如对奖补项目的立项、审核、资金发放等,均由一个科室具体负责,缺少第三方审核监管;对5万元以下小额奖补项目,认定时只凭企业申报材料,未实地了解项目开展情况等。
审计组在实地追踪几笔发放到企业的专项经费实际使用情况时,通过检查财务账目、翻阅原始采购合同和银行账户运行情况后,也发现了一些疑点和问题,并将这些情况逐一反馈给了巡察组。巡察组立即组织人员与相关企业负责人以及技术负责人进行谈话求证,最终确认部分受惠企业资金到位后闲置、对个别企业进行超范围、超标准补助、对同一企业同一项目存在多头补助等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存在较大廉洁风险。
巡察结束后,我们专门约谈了该局领导班子,针对管党治党和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面对面地指出了8个问题,提出了13条有针对性的整改建议。与此同时,我们也将发现的一批问题线索移交给了市纪委案件管理部门。
在随后的半年时间里,市纪委、市检察院根据相关线索,查处了一起科技专项奖补资金领域的腐败窝案,该局5名干部涉案,其中包括1名副局长、4名中层干部。
第一次“实战”就有所斩获,极大增强了我的信心,也使我对巡察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一方面,要确立以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思路,要紧盯问题不放松,只有进一步聚焦,盯牢权力运行的重点环节,才能取得巡察实效;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力、精准发力。比如这次我们采取巡审联动的方式,在巡察遇到瓶颈的时候,借助审计的专业手段,从奖补项目和资金管理入手,精准地发现了该局在权力运行、资金管理、项目运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巡察工作打开了局面。
(作者李昊单位:浙江省平湖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