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管好“小权力” 才不出“大问题”
这是我在2016年履新无为县纪委书记后收到的第一份来自基层的报告。虽然有着20年市纪委工作的经历,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也不陌生,但这样的数据,仍使我深深感到肩上的压力和责任。“吃拿卡要、优亲厚友、截留资金……”这些农村基层问题虽然是村干部的“小权力”在作祟,却折射出“大问题”。究其原因,除了村干部自身问题外,村级组织监督乏力、村务监督委员会不能发挥监督作用是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去年8月起,县纪委开展了一系列的考察、调研等活动。调研时有人说:“现在的村监委形同虚设,很多地方都是这样,要想改革那是太难了。”但我认为:“就是因为难,我们更要下定决心,以猛药去疴的气魄解决村务监督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闯出一条路,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
改革的思路随着调研的深入逐步清晰,改革村务监督委员会体制机制是破解村务监督难题的“金钥匙”。将监督权上移,由乡镇包村干部和村纪检委员负责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建立一个接受村党组织和乡镇纪委双重领导,以乡镇纪委领导为主,能够真正行使独立监督权的村级监督机构,同时配套实行正负面清单双向激励考核奖惩、构建“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等制度设计,打破既有监督模式“藩篱”,让村级监督组织真正的“立起来”“动起来”。
2016年10月31日,无为县委出台《关于改革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试点工作方案》;11月29日,县委召开全县试点改革动员大会;12月10日,石涧镇黄图社区村民代表投下新的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第一票。
目前,改革成效初步显现,20个试点村新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已全部投入村级监督的第一线,在村民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发挥重要的监督作用:十里墩镇镇河村村监委会主动介入“一事一议”项目陈墩段污水沟整治工程,通过召开群众听证会、审核账目等方式实施监督;赫店镇刘咀村村监委会重点关注群众低保申报办理过程……
改革启动以来,我和同事们始终密切关注着改革的进程,见证着村务监督工作的点滴进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改革涉及到基层方方面面的利益,决不会是坦途,但既然选择了改革,就一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纪委 曹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