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南:廉洁文化进学校要与时俱进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今天做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做祖国的建设者。习近平还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广大青年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
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也作为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在这个特殊阶段开展廉洁教育,产生先入为主的效应,使其从小培养正确、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廉洁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乃至今后整个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面对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任务新课题,廉洁教育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时代背景来开展,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创新廉洁教育理念,立德树人,筑牢思想防线。反腐败有“三境界”,“不想腐”是反腐败斗争的最高境界。只有铸牢理想信念,增强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拧紧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总开关,才能守住廉洁之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希望,青少年必须在理想信念上有所坚守,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扣好理想信念这第一粒扣子。理想信念的坚定,离不开文化自信。一方面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通过文化滋养和浸润,使青少年获得精神上的支撑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精神才不会缺钙,境界才不会低下。另一方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以振兴中华为主题,加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等教育,以诚信友善为重点,提升青少年道德素养,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创新廉洁教育载体,贴近学生,优化网络环境。当代青少年是“网生代”,不少不良网络信息内容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特别是网络行为不良、迷恋网络成瘾等现象,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面对社会不良思潮的侵蚀,要帮助他们在网络世界里辨明方向、廓清迷雾,找到真知。要建立健全传播正确、积极、健康信息的“德育网站”,以互联网为载体,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纪教育以及文化品位和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使其在不断吸纳创新的文化氛围中接受道德情操的陶冶和熏陶。要遵循网络心理学规律,发挥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生活的影响作用,把握好时间节点,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对其注意力、关注点加以积极引导。尤其要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借助于微信朋友圈、微博、QQ群等新技术,把重要观点、科学理论融入网络热点事件分析,帮助学生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坚定理想信念,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吸引而产生道德价值取向错位、理想信念的倾斜和迷失。
创新廉洁教育模式,注重体验,提高廉洁意识。廉洁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短期内不一定能见效,要从规范与长效两要求入手,将课堂理论灌输与活动实践体验结合起来,通过情景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学等手段,使青少年置身其中、感同身受,春风化雨般植入廉洁理念和行为准则。一要坚持廉洁教育的规范性。统编统用教材、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将廉洁教育纳入地方课程,从一定程度上保证廉洁教育有课堂、有教师、有教材,并能及时将中央最新精神纳入教材,保证廉洁教育的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二要坚持廉洁教育的渗透性。组织开展丰富的校园廉洁文化活动,举办廉洁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文章手抄报评比,开展寻找廉洁身边人、小手拉大手、家校廉洁共建活动,注重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洁教育基地等等,对学生的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进行润物无声的熏陶感染。三要坚持廉洁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走进群众,组织学生参加学雷锋、做义工、走访难民等社会活动,感受劳动带来的获得感,体验助人为乐的幸福感,加深共创文明的责任感,催生有担当有作为守纪律的年轻一代。
创建廉洁教育队伍,先生先行,树立廉洁典范。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自觉当好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品质的塑造者,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教师首先要讲政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拥护党的领导,做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等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上。其次,要接地气。以学生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载体,拓展“互联网+”教育平台,创新教育方法和互动模式,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能力。还要放样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遵守职业道德,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担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今天做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做祖国的建设者。习近平还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广大青年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
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也作为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在这个特殊阶段开展廉洁教育,产生先入为主的效应,使其从小培养正确、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廉洁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乃至今后整个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面对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任务新课题,廉洁教育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时代背景来开展,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创新廉洁教育理念,立德树人,筑牢思想防线。反腐败有“三境界”,“不想腐”是反腐败斗争的最高境界。只有铸牢理想信念,增强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拧紧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总开关,才能守住廉洁之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希望,青少年必须在理想信念上有所坚守,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扣好理想信念这第一粒扣子。理想信念的坚定,离不开文化自信。一方面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通过文化滋养和浸润,使青少年获得精神上的支撑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精神才不会缺钙,境界才不会低下。另一方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以振兴中华为主题,加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等教育,以诚信友善为重点,提升青少年道德素养,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创新廉洁教育载体,贴近学生,优化网络环境。当代青少年是“网生代”,不少不良网络信息内容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特别是网络行为不良、迷恋网络成瘾等现象,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面对社会不良思潮的侵蚀,要帮助他们在网络世界里辨明方向、廓清迷雾,找到真知。要建立健全传播正确、积极、健康信息的“德育网站”,以互联网为载体,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纪教育以及文化品位和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使其在不断吸纳创新的文化氛围中接受道德情操的陶冶和熏陶。要遵循网络心理学规律,发挥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生活的影响作用,把握好时间节点,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对其注意力、关注点加以积极引导。尤其要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借助于微信朋友圈、微博、QQ群等新技术,把重要观点、科学理论融入网络热点事件分析,帮助学生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坚定理想信念,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吸引而产生道德价值取向错位、理想信念的倾斜和迷失。
创新廉洁教育模式,注重体验,提高廉洁意识。廉洁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短期内不一定能见效,要从规范与长效两要求入手,将课堂理论灌输与活动实践体验结合起来,通过情景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学等手段,使青少年置身其中、感同身受,春风化雨般植入廉洁理念和行为准则。一要坚持廉洁教育的规范性。统编统用教材、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将廉洁教育纳入地方课程,从一定程度上保证廉洁教育有课堂、有教师、有教材,并能及时将中央最新精神纳入教材,保证廉洁教育的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二要坚持廉洁教育的渗透性。组织开展丰富的校园廉洁文化活动,举办廉洁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文章手抄报评比,开展寻找廉洁身边人、小手拉大手、家校廉洁共建活动,注重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洁教育基地等等,对学生的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进行润物无声的熏陶感染。三要坚持廉洁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走进群众,组织学生参加学雷锋、做义工、走访难民等社会活动,感受劳动带来的获得感,体验助人为乐的幸福感,加深共创文明的责任感,催生有担当有作为守纪律的年轻一代。
创建廉洁教育队伍,先生先行,树立廉洁典范。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自觉当好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品质的塑造者,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教师首先要讲政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拥护党的领导,做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等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上。其次,要接地气。以学生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载体,拓展“互联网+”教育平台,创新教育方法和互动模式,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能力。还要放样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遵守职业道德,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担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