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交流

一枝一叶总关情

山东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贯彻落实到反腐倡廉建设中——
一枝一叶总关情

    去冬今春,旱魃突袭齐鲁大地,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的山东省费县遭遇特大气象干旱。该县纪委监察局围绕抗大旱、保民生积极开展工作,迅速发出严明工作纪律、做好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张钰深入田间地头察看旱情,了解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22名纪检监察干部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县纪委监察局派出5个督查组深入受灾一线,对抗旱资金物资使用、抗旱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明察暗访。
    山东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贯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人民利益重于泰山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一切工作都应当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在全省群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巍巍泰山,耸峙于齐鲁大地。把人民利益看得比泰山还重,是山东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共识。3月1日,山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李法泉在省纪委监察厅机关正处级以上干部会议上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利益问题,深入研究,认真谋划,采取措施,狠抓落实,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据了解,山东省历次省纪委全会都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重点。加强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通过民意调查等征求群众意见制度,健全维护群众权益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解决征地拆迁、住房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山东省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工意见》部署了70项工作任务,其中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就有33项。
    淄博市纪检监察机关实施新农村建设勤廉工程,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进一步密切农村基层党群干群关系。潍坊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实践活动,集中治理基层干部中存在的冷、浮、庸、奢、散等问题,建立健全转变干部作风、为民服务长效机制……山东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针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实行与职能部门联合会商、联合调研、联合办案、联合督查“四联合”工作法,大力推动问题解决。针对重点疑难信访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普遍出台信访事项听证办法、复查复核办法,建立听证员信息库,坚持案情、诉求、办理过程、结果“四公开”,有效减少信访问题积累和矛盾上行。
  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78岁的宋月娥老人,如今住在济南市槐荫区发祥巷小区9号楼一套宽敞明亮的新房子里。此前,她在一处26平方米的小屋里一住就是50多年。济南市委、市政府向社会作出的“三年基本完成全市旧城区棚户区改造”的承诺,如今已变成现实。近年来,山东省共投资809亿元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解决了53万户城市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过去的5年,民生投入逐步成为山东省各级财政支出的“大头”,财政对民生投入累计达到7004.5亿元,2010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总额的51%。此外,还有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资金、救灾救济资金、强农惠农补贴资金……如何让这些民生资金真正惠及群众?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保证各类民生资金合规运行,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造福百姓、改善民生的“刀刃”上——
    每年会同有关部门汇总梳理各项惠农政策,形成《山东省惠农政策摘要汇编》,在省内主要新闻媒体公布,在农村基层设立的公开栏张贴,让政策家喻户晓。
    先后建立健全62项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县(市、区)全部实行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一本通”制度,全面覆盖、科学规范的涉农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建立。
    2010年,山东省纪委监察厅牵头,抽调80人组成15个组,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抽调2675人组成912个组,分批对民生资金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截留、挪用、克扣强农惠农资金案件,涉及资金2282万元;严肃查处损害农村群众利益案件1484起;对涉案的766人予以责任追究。
    第一时间解决群众诉求
    去年12月7日,由山东省政府纠风办和大众网联合主办,62家省直部门和单位服务窗口联合参与的山东首个省级大型网络问政平台——齐鲁民声正式上线。
    至此,该省的行风政风热线由最初的单纯广播媒体“一枝独秀”,历经十余载,绽放出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四位一体、多媒体联动的“满园春色”。
    从设立行风政风热线互动交流平台的一开始,山东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纠风部门就确立了这样一个原则: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第一时间倾听群众呼声,第一时间解决群众难题,第一时间维护群众利益。2010年,山东省“阳光政务热线”节目全年播出329期,其中124期为省直单位厅(局)长在线直播节目,共计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1350个。今年2月21日,山东省畜牧局负责人做客“阳光政务热线”直播间时,德州市魏先生反映临邑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某检疫员违规收费。省畜牧局负责人当即责成临邑县畜牧兽医局迅速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经调查核实,该县畜牧兽医局责令那名检疫员将违规收取的消毒费退还魏先生,并当面赔礼道歉。2月24号,魏先生在接受“阳光政务热线”节目组回访时,连连感叹:“没想到热线这么管用,问题解决得这么快!”
    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努力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推动各地各部门普遍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制以及开通“网上信访”,为群众反映问题开辟“快车道”。同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努力提高政府部门行政效能。
    让群众办事不再难
    “以前有什么事,我得往一个个部门跑,还经常跑错门、找错人,费时费力,耽误生产还办不了事。现在村里有了便民服务代办员,有啥事不用自己跑了,找他们就给办了。”章丘市的史伟宗说起“便民服务代办员”,赞不绝口。
    从2006年开始,莒县开通了“为民服务直通车”,将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计划生育、优抚救济、司法调解、科技咨询、社会保险、合作医疗、宅基地审批等事项全部纳入便民服务体系,公安、建设、国土、民政等职能部门入驻便民服务大厅,现场办理群众事项,解答疑难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一个窗口服务群众、一个平台受理诉求、一个机制督促落实”。这些便民服务机构,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老百姓之家”。
    2009年,山东省纪委监察厅在深入调研、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要求各地建立县乡村三级配套联动的便民服务网络,做到县里有便民服务大厅、乡里有便民服务中心、村里有便民服务室。同时,要制定代理服务标准,严格服务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截至目前,全省县、乡、村三级共建立便民服务机构4.2万个,其中,140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居)便民服务室各有1718个和40182个,分别占总数的91.9%和48.6%,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统一协调的便民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在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接触中,在听民声、察民情、解民怨的工作中,山东省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用无私奉献践行着“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铮铮誓言,与群众的感情不断增进。“山东红嫂”、临沂原女子支前架桥队队长李桂芳老人赞叹:“从纪检监察干部身上,我看到了老八路的作风!”(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