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交流

郑州:民生细节“评差”逼政府工作提效

郑州:民生细节“评差”逼政府工作提效

    “评优评差好,让政府部门不敢偷懒了!”“把老百姓反映的烦心事都管起来了,评差真是高招。”……近来,在郑州当地媒体和地方网站的“市民论坛”中,市民网民对郑州市新建立的“评优评差”机制给予了热情赞扬。
  在郑州市委督查办提供的一份“郑州市评优评差项目表”上,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十字路口交通秩序、窨井盖、违章停车、绿地游园、农贸市场、公厕等26项民生细节赫然醒目。
  记者了解到,所谓的“评优评差”机制是指,从2010年11月起,郑州市启动对项目表中列出的民生事项,由郑州市委督查办组织新闻媒体、青年志愿者及社会团体等以暗查暗访方式,每月一次“评优评差”,并在地方媒体公布结果。并规定,一次被“评差”,督查办向责任单位下达整改提示函;两次被“评差”,责任单位负责人要接受组织部约谈,三次被“评差”,调整责任单位负责人工作岗位。
  该举措一实施就产生了巨大反响。由于管理养护不到位,郑州市一些游园绿地植株死亡,草皮残缺不全,被市民调侃为“游园绿地变成垃圾场”。去年12月,位于秦岭路与西站路口的“悠园”首批被评为“最差游园”后,责任单位中原区绿化队迅速整改,清理垃圾杂物和乱涂乱画的小广告,补种绿化树木、更换损坏的座椅等设施,今年2月,这个园又被评为“最优游园”。
  “不仅被‘评差’的迅速改变面貌,全市绿地游园管理都得到了促进和提升。”郑州市园林局绿化处处长赵继光介绍,全市208个游园绿地分属多个管理单位,在“评差”机制下,各单位为避免被“评差”,都进行了排查,落实了日常管理责任人,浇水,清理落叶、杂物,修复受损设施都不敢怠慢,郑州游园绿地环境卫生得以保持。
  “评差,是逼出来的办法。”倡导采取“评优评差”举措的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说:“实践证明,医治一些政府部门的堕政,鞭策比激励更管用,‘评差’比‘评优’更管用”。
  曾被市民诟病为“18个部门管不好的窨井盖”很具典型性。以前,因窨井盖缺失破损而导致的行人跌倒受伤事故时有发生,城管部门曾多次治理,但时有反弹。窨井盖管理纳入首批“评优评差”事项后,郑州市城市管理局迅速召集相关的十几个单位,将全市雨、污水收集井、自来水、天然气、热力管道井、电力、通信电缆井等共14万多个窨井及井盖逐个确认权属,明确责任。落实每日一巡查,发现损坏,三个小时内更换到位责任制,使窨井盖管理有了着落。
  “评差”机制有效促进了政府部门提高工作效率。郑州市委督查室副主任何涛介绍,“评差”开展5个月来,“评差”事项从最初的14个增加到26个,已累计向几十个单位下达了整改函,目前还没有两次被“评差”的单位。(记者 郭久辉、朱慕南)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