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区积极推进信访举报助查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盐都区积极推进信访举报助查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该区纪委、监察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依法依纪办理信访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行信访举报助查制度,增强了信访办理的透明度和群众的参与度,促进了信访问题的及时解决。
一是着力把信访举报助查打造成贴近群众的“民心工程”
为积极探索信访举报公开办理机制,将公开透明贯穿于信访办理的各个环节,在之前推行“双向承诺”、“信访听证”等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信访公开力度,实行信访举报助查制度。在维护群众正当权益,转变干部作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6月,区纪委接到3个镇公路站站长的联名来信,反映区交通运输局下属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袁某在工程验收时吃拿卡问题。区纪委邀请举报人助查,由于他们及时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很快就查清了袁某的违纪事实,并由此带出了区水利局水利设计室王某、财政局王某、发改委陈某、农委宋某等人的违纪犯罪事实。事后举报人对调查结果非常满意,并当场签定了《停诉息访承诺书》。
二是着力把信访举报助查打造成为民解忧的“实事工程”
早在2008年,该区以基层工作室成立为契机,要求全区六个基层工作室和二个检查室每年试行一个信访件让举报人助查,按照一年试行,二年总结,三年推广的目标要求,稳步推进,目前,信访举报助查在全区区、镇二级纪检监察组织中已实现全覆盖。一是举报人直接协助调查。凡是署实名举报的信访件,只要本人自愿,经审核批准后,可直接参与该信访举报件的助查;对集体访(联名访)可选派1-2名代表参与助查。2011年5月,该区冈中社区杨韦村五位村民联名向区纪委举报该村上百万元的工程不招标,村支书韦某某违规出售宅基地等问题。因反映的问题涉及面广,许多证据难以取得。负责调查的第六工作室邀请举报人代表协助调查,很快突破了韦某在工程中受贿17万余元的违纪事实。二是举报人委托他人协助调查。对举报人由于自身能力或其它方面原因不能直接助查的,可由信访人委托他人参与助查。2010年5月,我区秦南镇李某署实名反映其住院期间秦南中心卫生院医生王某乱开抗生素药,怀疑其拿药品回扣。第二工作室受理后,发现举报人李某因身体原因已经卧床不起。于是,李某委托其子协助调查取证,一举掌握了除了王某外其他5家医院12位医生收受药品回扣的违纪事实。三是调查组邀请他人协助调查。对反映群体利益的信访举报,由调查组征得信访人同意,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风联络员和基层群众代表等参与助查。2008年10月,该区城工办下属某国有企业职工沈某署实名来信反映该企业工人下岗,不生产经营,一年的招待费二十多万。第三工作室介入调查后,发现该企业属于改制不彻底企业,账目混乱。由于举报人不明内情,提供不出有价值的线索,于是调查组在征得举报人同意,邀请原在该企业办公室工作、负责财务的王某帮助理清账目,结果发现该企业采用“阴阳合同”,每年都从公司门面房的出租金中套取十多万元的租金不入账,直接用于吃喝的违纪事实,并追究了该公司负责人的党纪责任。
三是着力把信访举报助查打造成解决信访问题的“长效工程”
为保证信访举报助查制度的执行,切实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从建立健全信访举报助查工作长效机制入手,制定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一是目标考核制。要求区镇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对能实行助查的信访件必须实施信访举报助查,区直检查室和工作室年度信访举报助查必须达2件以上,基层纪委助查件必须确保1件,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工作目标百分考核细则中。二是督查推进制。为了推进此项工作,明确分管信访的领导牵头负责该项工作,并根据工作方案,定期不定期检查信访举报助查工作的开展情况,督促推动工作措施的落实,每月工作例会,信访举报助查工作开展情况是室主任必须汇报的内容之一。对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会办研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通报。三是培训交流制。为了提高信访举报助查质量,每年在组织机关全体同志和基层纪检书记、监察室主任参加纪检监察业务培训的同时,对信访举报助查工作交流得失,互通有无,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
2011年,全区共对28件信访件实施了信访举报助查,通过实施信访举报助查,有效遏制了重复访和越级访的发生,信访量大幅下降。2011年全区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网络举报199件(次),比2010年年同期的235件(次)下降了18%,无异常访和重大越级访。(耿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