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区四项措施,强化行政执法领域廉政风险防控
盐都区四项措施,强化行政执法领域廉政风险防控
为有效化解行政执法程序不规范,行政执法主体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发生,该区积极探索行政执法领域风险防控机制,采取四项措施,切实强化行政执法领域风险防控。
一是强化廉洁教育培训,健全行政执法自我约束机制。开展执法理念教育,定期对执法人员开展作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宗旨观念,树立为民执法、服务发展的理念;强化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利益观和发展观、政绩观、职业观;强化法纪意识,提高依法行政和遵章守纪、廉洁执法的能力。组织执法业务培训,重点开展行政执法程序、执法制度、执法规范等方面的培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增强行政执法水平。完善廉洁执法规范,对照各项廉政制度,结合实际执法事项,有针对性地制定执法部门行为准则,增强执法人员廉洁执法意识。
二是完善制度约束建设,健全行政执法规范运作机制。在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中组织开展经常性“学查防”活动,从行政执法的关键环节、重点岗位和群众投诉等方面,探索查找行政执法行为的风险源点,并确定腐败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制定腐败风险防范措施,实行蓝、黄、红三色预警,健全腐败风险预警机制。健全部门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强化以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为中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规范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流程,严格执行轻微违法首违不罚制、案件集体审核制、自由裁量权类比制、执法过错责任制等,规范行政执法案件办理。实行行政执法人员定期轮岗,有效防控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等现象发生。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健全行政执法无例外监控机制。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在单位内部建立领导、执法负责人、执法人员三者之间严格管理,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内部监督体系。逐步推行审批权与处罚权、管理权与监督权适当分离。充分发挥人大、司法、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监督活力;强化党代表、行风监督员及网络媒体监督作用;组织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优化环境面对面评议、背对背考核、“政风行风热线”等大力度推进政务事务公开,完善在线电子监察系统,发挥社会和群众对行政执法的监督作用。
四是严格案件查处,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机制。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加强违纪违法案件查处,自去年底政府12345公共服务平台运行以来,已接群众收电子投诉行政执法问题160余件,已办理140件,其中查实问题6起,牵涉交通、规划等部门单位5家,7个责任人已经依法依纪给予处理,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7个;有效防范了执法人员在利用审批权、检查权、处罚权等方面的违纪违法苗头,维护了群众的合法利益,和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好转。(耿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