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散文

热爱,幸福的源泉

“为了党旗更鲜艳“征文
热爱,幸福的源泉
  杨晓霞 


    幸福,一个让人内心温暖而湿润的词眼。到底什么才是幸福?有人说,幸福就是母亲凝视婴儿时那温情的目光;有人说,幸福就是白发老人夕阳下那默契的牵手;也有人说,幸福是运动健儿在领奖台上那激动的泪水;我想说,幸福就是上班的时候想上班,下班的时候想回家。幸福种感觉,您热爱,您就幸福!
    热爱工作,把她当作创造、当作艺术、当作人生价值的追求,那么,工作就是幸福的!
    记得第一天到纪委上班,自以为很早,可是到车棚一看,几乎没地方停车了。在这满满当当的车棚里,我体会到了“莫道君行早,更有早来人”,体会到了什么叫爱岗敬业,争先创优!
    刚到宣教室,就接受了拍摄专题片争取在江苏卫视“廉政时空”播出的任务。说实话,这档节目竞争大,要求高,省纪委开办两年多,我县还没上过节目。为了填补空白,我找资料,写脚本,采访拍摄,来回奔波。还记得,炎炎的夏日,在204国道采访过往司机,一拍就是几小时,站在快被晒化了的公路上,差点中暑;还记得,闷热的夜晚,拍摄交警巡逻,满身是汗,蚊子虫飞舞,腿上都是红肿的疙瘩。前后忙碌了六十多天,人黑了一层,瘦了一圈,专题片《千里国道一杆旗》终于播出了!和同志们在电视机前集体观看的时候,我的眼睛噙着泪花!那是成功的喜悦,那是幸福的流淌!
    案件审理助辩工作是我们建湖纪委的一张名片。应该说,它的打造,与我们的宣传是分不开的。开始,这项工作并未得到上级的重视。如何宣传?如何推介?我苦苦思索,转变思路,改变写法,把助辩写成内容鲜活的通讯,在《党的生活》刊登后,引起省纪委领导的重视。后来,全省现场会、观摩会、中央党校研讨会接踵而至,学习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我和其他同志一起制作了专题片送中纪委全国发行。“建湖助辩”成了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叫响的品牌!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在我的心里,幸福就是把平凡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幽香;叶从夏走过,留下片片阴凉。几年来,我撰写的100多篇文章在《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各级报刊发表。受到市纪委表彰,个人也成长为副科级干部。
    如果说热爱是幸福的源泉,那么,知足则是幸福的秘诀。曾读过这样一句话:“一直为自己没有一双美丽的鞋而抱怨,直到一天我看见一个没有脚的人。”它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知足常乐”。是啊,“ 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公务员,如果真正以公仆情怀,与一线工人比收入、与外企员工比压力、与企业老板比安逸,就会觉得自己衣食无忧、俸禄无愁。我们不是很幸福吗?
    搞纪检工作,上办案点的时候家里是照顾不到的。记得4年前的6月,我女儿参加中考。由于平时工作繁忙,我没有太多时间陪她学习,为此,心里一直有些愧疚。我也跟女儿许下承诺:“中考时,妈妈陪你,烧可口的饭菜,为你送考。”可到了15号,上了一个案子,需要人手,我被抽调到盐城参加办案。两难之间,我跟女儿道歉后,毅然走上了办案点。我没能为她烧上饭菜,也没能陪她进考场,她见不到我的面,甚至不能听到我的声音,手机被关了。每每想到这,心里充满了歉意。不过欣慰的是,女儿现在复旦大学读书,谈起这事,她懂事地说:“谁让你在纪委工作呢?你虽没送考,不过你的认真工作的那股劲儿还是熏陶着我呀!”
     原来,事业和家庭是这样兼顾的,它们内在的联系是相辅的。
    社会在变迁,人生观、幸福观似乎跟金钱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是,价值取向是多元的。幸福是种感觉,幸福指数可以数字衡量,幸福感可不全是物化的。家财万贯未必幸福,位高权重未必快乐,粗茶淡饭、节俭持家也有它的怡然自得。上班了,心心念念想着工作;下班了,时时刻刻惦记温馨的家至亲的人,这样的幸福我们可以有,不,我们就有,因为幸福在我们心里,她来自热爱,来自澎湃的激情,也来自致远的宁静,明志的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