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警惕落实八项规定中的新动向

警惕落实八项规定中的新动向 
黄 飞

  随着八项规定在各地的深入贯彻,宾馆酒楼前的公车少了,热热闹闹的奠基剪彩活动少了,各种会议“穿靴戴帽”的官话套话少了……从中央到地方、从会场到餐桌都能让人明显感受到清风扑面。但是从报刊报道和网络反映的情况来看,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出现了几种新动向,需要我们高度警惕。
  一是“躲避风头”。少数党员干部认为“天高皇帝远”,只要自己暂时“不撞到枪口上”就会没事,等过了“风头”,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流于形式、虚与委蛇。记者在一些地方调查发现,公款吃喝有回潮迹象,说明一些地方违纪违规行为已经故态复萌。二是“灵活变通”。少数党员干部和地方在抓作风建设时灵活变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变地点:公务宴请转入不对外营业的私人会所,地处偏僻却环境奢华;变标准:在单位食堂以“工作餐”名义举行公务接待,而实际接待远超标准,名烟名酒一样不少;变名目:在发票上做文章,如结账分开几张发票或以“差旅费”、“培训费”入账;变包装:喝高档酒撕商标、用矿泉水瓶装茅台酒、遮挡公务车牌等,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三是“执行缓慢”。有些地方针对上面“闪电打雷声声急”,就是“闻风听雨步步慢”,执行规定“慢三拍”,甚至以“文件没到”为由顶风作案。四是“嫁接转移”。少数党员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公款花费转嫁给基层单位、辖区内企业和服务对象;向企业老板、服务对象“借车”,等等。  
  针对上述的几种违纪违规的新动向,各地各部门特别是纪检监察机关应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一是在机制上突出长效。加强作风建设,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关键是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要坚持常态化,做到经常抓、长期抓,完善相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不搞“一阵风”,克服“周期律”,步步深化,久久为功,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二是在思想上突出教育。改作风就像“入党”一样,有的党员只是在形式上入党,但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还没有入党,因此改变作风最根本的还是看思想有没有转变。要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党纪国法,发扬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在盲点上加强监管。要拿出有效管用的措施,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魄力,切实解决“只说不做、虚晃一枪”的问题;要不折不扣地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督,特别是一些“搞变通”、“耍花样”等盲点地带更要重点监督,切实解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四是在查办上突出从严。对发现的任何违纪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严格、严厉查处顶风违纪典型案件,以铁的纪律多开“问责清单”,提高违规成本,让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敢、不能、不愿去延续旧有陋习。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市纪委)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