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域外扫描

金砖国家如何应对腐败高发期系列报道之南非篇(上)

  “非国大”全称为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1912年建党,1994年起执掌南非政权,现有党员约120万人。非国大取得政权后,面临着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根本转型,这一时期,部分党员贪图享乐、脱离群众、纪律松弛、消极腐败现象也日益严重,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挑战。

百年老党面临腐败困境
——金砖国家如何应对腐败高发期系列报道之南非篇(上)

冉刚

  “革命党”变成“执政党”后遭遇腐败之殇
  
  在南非种族隔离时期,白人垄断了经济资源,黑人收入少得可怜,而且长期清苦的革命斗争也不具备享乐条件。1994年非国大执政后,非国大不少党员立即要求“政治上翻身,经济上也要跟着翻身”,认为自己在种族歧视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现在理应得到补偿。非国大通讯委员恩格亚马公开称,“当年参加反种族隔离斗争,可不是为了受穷”。“南非之父”曼德拉十分忧心部分党员干部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害怕“他们像第一次走进糖果店的孩子,一旦触及政府资金就再也不肯撒手”。这一担心并非多余,事实上,自非国大执政以来,腐败问题如影随形,一直侵蚀着非国大的公信力和执政根基。
  
  高层违纪现象突出。2010年,南非警察总监塞莱比因收受毒贩17.5万美元贿赂和伪造证据被判入狱15年。塞莱比曾是国际刑警组织首位黑人主席,被誉为“了不起的塞莱比”、“南非的骄傲”。继任者塞勒又因违规高价租赁办公楼被迫辞职。塞勒下台后,费耶加作为南非第一位女性警察总监,上任不久就有丑闻被曝光,她拥有股份的一家公司竟然为南非警方提供IT服务,涉嫌利益输送。
  
  利益冲突状况普遍。非国大不少党员干部热衷经商,造就了党内一大批“官员富豪”。2012年,南非公共服务委员会调查发现,在公示财产的高级官员中,公共工程部利用私企获取政府合同的人员竟占总数的29%,人居部和交通部各占28%,卫生部占14%。南非审计部门称,林波波省教育部门有600余个大型合同被官员获得,东开普省3/4的政府合同落入政府官员及其亲属的公司。非国大反种族隔离斗士拉马福萨曾参与创立全国矿业工会,为与矿商斗争,多次发起罢工活动。但是,拉马福萨进入非国大高层后,利用个人关系网从事矿业生意,成为南非最富有的亿万富翁之一。青年联盟前主席马勒马自称是穷苦百姓的代言人和“唯一受到贫民窟欢迎的政治家”,但其生活却异常奢华,开名车、戴名表、住豪宅,衣服都要欧洲著名服装设计师量身定制。2013年,马勒马因做生意拖欠税款超过1000万兰特(注:1兰特约合0.6元人民币),被没收的两处房产,总价值超过800万兰特。此外,非国大还设有投资机构总理府控股公司,专司筹集政党活动资金。自2003年成立以来,公司参股的企业多次获得南非大型国有企业的巨额订单,获利数以亿计。
  
  公共资金管理不善。2013年3月,南非审计总署称,2012财年审计发现违规公共开支超过313亿兰特,相当于全国一年的水利和卫生设施支出,可供南非20%的小学生完成一年的学业。在261家中央和省级单位中,获得无保留审计意见(洁净意见)的只有76 家,比2011财年下降11%,比2010财年下降23%。在接受审计的283家市政当局中,只有5%审计合格。特别调查局前局长霍夫梅尔在议会作证时称,至少40万名公务员违规享受各种好处,20%的政府采购资金去向不明,数额高达38亿美元。由于管理不善和腐败严重,多个省政府部门被南非财政部接管,包括豪登省卫生厅、东开普省教育厅以及林波波省5个部门。除政府部门外,最大反对党民主联盟还将矛头直接指向非国大,指责非国大官员花起纳税人的钱来毫不吝惜。根据民主联盟公布的调查报告,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非国大购车支出4740万兰特、酒店费450万兰特、会议费和餐费2.03亿兰特、宣传费1650万兰特……总开销近10亿兰特,足够7775名教师一年的开销。
  
  “后曼德拉”时代党争凸显、惩腐不力
  
  1999年曼德拉引退后,非国大内部党争和分歧暴露无遗。2008年年底,前国防部长莱科塔、豪登省前省长西诺瓦等非国大要员宣布脱党,另行成立人民大会党,致使非国大走向分裂。
  
  2012年下半年,非国大自由州省分部的两大派系将党内选举问题诉诸法庭,导致新当选的省领导班子被宪法法院裁定为无效,非国大不得不解散省执行委员会,另行举行选举。2013年初,非国大派出工作组接管林波波省分部,批评省长马塔勒违反党纪,单方面宣布对矿产资源实施国有化并无偿没收土地,属于“既违背政府政策,又不符合执政党立场”。2013年7月,西北省特洛奎市的非国大议员集体倒戈,两次将同属非国大的市长赶下台,另行选举来自反对党的康姆布林克为市长,被非国大发言人称为是“完全违背党章,令人难以接受,不可原谅”。面对日趋白热化的党派竞争,个别党员甚至还铤而走险,雇凶杀人。
  
  惩处腐败失之于宽。据统计,2004年9月至2012年11月,根据国家反腐败热线的举报线索查处的腐败案件中,1504名官员被开除,341人被给予警告,16人被降职,仅有202人被起诉。2012年5月,约翰·布洛克在面临腐败、欺诈、敲诈等刑事犯罪指控情况下,依然第三次当选为非国大北开普省主席。2012年7月,豪登省住房厅前厅长迈莫兹因用公款报销个人购画费用被迫辞职,但同年年底当选为非国大全国执委。经合组织称,2009年初南非反腐败机构天蝎队被解散后,新成立的飞鹰队重点转向暴力犯罪和毒品犯罪,查处的腐败案件数量直线下降。据统计,在天蝎队解散后移交的287件案件中,最终只有38件案件依法查处后移交法院审理。当前,南非有超过24万宗案件等待审判,以目前的办案速度,需要10年时间才能基本审判完毕。因此,许多重刑犯入狱2年左右就可以假释或保外就医,这导致不少人呼吁恢复死刑用以惩治贪污贿赂等严重犯罪。
  
  腐败不除,长期执政地位难保
  
  自1994年非国大执政以来,非国大一直是南非无可替代的第一大政党,支持率长期较高,但腐败问题越来越成为威胁其长期执政的主要危险。
  
  2003年联合国国别评估报告曾指出,南非国民总体上认同腐败不是最急迫的问题,39%的受访者对政府反腐败成效表示满意。但是,腐败状况的日益恶化引起了南非全社会的担忧。2013年7月“全球腐败晴雨表”调查报告显示,受访的南非民众中,63%有被索贿经历,71%感到过去两年腐败状况愈发严重,81%认为腐败已成为全社会的严重问题。同时,82%认为政府反腐败工作成效不佳,89%希望通过请愿、示威等方式参与反腐败工作。
  
  非国大副总书记杜阿尔特在2012年向全国执委会提交的调查报告中指出,非国大支持者同样对党的领导人的作风表示不满,选民对南非高失业率、贪污腐败、党群关系疏远、基本服务匮乏最为不满。而且,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中产阶级越来越不愿意参加非国大组织的集体活动,贫困群众支持拥护非国大,但不满情绪正在上升。2012年1月至8月,南非因市政服务质量引发的抗议活动多达226起,其中大部分都与土地和住房有关。非国大作为南非的主要政治力量,在左右国内政治走向的同时,自然也沦为各方面的指责对象。非国大议员马纳莫拉不无讽刺地说:“兰特疲软,我们骂祖马;天气不好,我们骂祖马;万一马兹布库(民主联盟领导人)一不小心被警察逮捕了,我们仍然可以骂祖马。”
  
  非国大执政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但高失业率和贫富差距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善。2013年第一季度南非官方失业率高达25.2%,经合组织测算的基尼系数达到0.7,位居世界第一。在社会发展失衡的情况下,权贵精英成为众矢之的,裙带关系和以权谋私尤为引发众怒。南非工会大会总书记瓦维警告称,南非统治阶层正在迅速地被麻痹,存在转变为一个掠夺型国家的危险,若不坚决遏制腐败,南非将面临“阿拉伯之春”那样的动荡危险。南非智库种族关系协会2012年7月发布报告称,南非平均每天有3起示威骚乱,贪污腐败、教育体系失败和公共服务不足是非国大丧失民心的主要原因,若不采取有效措施,2024年前非国大可能会有丧失执政权的危险。
  
  随着曼德拉等非国大元老退出政治舞台,非国大的吸引力也在逐步消退。在东开普省,2012年1月非国大实有党员22.5万多人,但5个月后下降至18.7万多人,降幅高达17%。2013年6月,南非调查公司庞德潘达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60%的受访者认为非国大比民主联盟更为腐败,52%认为民主联盟在提供水电、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方面不比非国大差。但是,由于民主联盟是以白人为骨干的精英政党,占全国人口近80%的黑人依然会选择长期致力于黑人解放事业的非国大,但这一选择的前提是南非始终不会出现其他获得底层民众拥护的政治力量。
  
  面对2014年大选,非国大豪登省分部2013年6月提交分析报告称,民主联盟很可能会以贪污腐败为名攻击非国大。因反对种族隔离而享有世界赞誉的南非图图大主教也表示,党内腐化倾向严重,偏离了他和曼德拉努力奋斗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