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塑良好作风,确保廉洁从审
十八大以来,中央紧紧围绕当前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提出了许多针对性很强的新思路新要求新举措,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努力锻塑良好的机关工作人员形象。
作风是一个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从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我们党逐步形成和明确提出“三大作风”,到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和重新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优良传统和作风,再到这次中央政治局提出加强作风建设的“八项规定”,都一以贯终地为我们全党树立了“一面旗帜”,极大地推动了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
作风问题决不只是个人思想道德层面的小节问题,而是重大的党性问题;决不是小是小非问题,而是大是大非问题;决不是非原则问题,而是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审计干部身上滋生不正之风的现实危险性正在增加,加强审计干部作风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紧迫。
冷静审视我们的工作,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我们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同志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学习日制度落实不够,学习时间、内容、效果均不到位;二是个别同志在工作中有优越思想,工作态度不端正,常以特权部门自居,居高临下的作风仍然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存在;三是有的同志对自己要求不严,自由散漫,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上下班迟到早退,个别同志上班玩电脑游戏或进行影视操作;四是部分同志工作原则性不强,工作漂浮,睁眼瞎现象时有发生;五是有极个别同志在对外接触中,不注意审计人员形象,廉洁从审的意识不强。这些问题虽然只是极个别现象,却会影响我局机关的整体形象。反映我们在思想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上还有明显差距,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加以整改。
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我们部分同志 在思想上存在着两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价值观上的误区,把切身利益看得过重。认为审计人员执行的是经济监督职能,说到底是查人的,貌似风光,名义上好听,但论社会地位和物质收入,与企业老总、白领阶层相差悬殊,觉得待遇不公平,体现不了自身价值。在这种错误认识的困扰下,思想上没有朝气,工作上没干劲,作风上没生气,纪律上缺乏自制力。二是道德观上的误区。对于价值规律与奉献精神,不能正确地摆位,在处理工作和人际关系时,习惯于以一己利益、个人得失为中心。这一认识问题得不到解决的结果是思想消沉,自然也就导致一般化的工作,一般化的作风,一般化的纪律。
错误的心理导致思想出问题。一是与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员比收入所产生的吃亏心理。比高不比低,比待遇不比贡献,越比越觉吃亏,越比越有气,越比越没劲,自然是平平淡淡的思想,平平淡淡的工作,平平淡淡的作风,平平淡淡的纪律。二是与周边单位比风气所产生的自安心理。比差不比好,比错误不比正确,越比越觉得自己虽然标准低、有问题,但与其他单位的人相比还算过得去,结果是工作差不觉差,作风散不觉散,纪律松不觉松,自我感觉良好。三是与周围同志比作风纪律产生的从中心理。比上不比下,比缺点不比优点,越比越觉得虽然自己做的差、有毛病,但别人也有缺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越比越觉得还可以随大流,因而心安理得,不思改进,工作差继续差,作风散继续散,纪律松继续松。
因为这种种影响导致工作中常常出现不稳定情绪。一是放松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和学习,不讲政治,理想信念动摇。淡漠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遇到问题和困难便摇来摆去,缺乏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分不清是非,听信和传播小道消息,乱发牢骚,自由主义严重。轻视理论学习,缺乏政治理论素养,但自我感觉良好,学习不积极,甚至把讲政治当笑料。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有所抬头。二是工作作风华而不实,奉行好人主义,不敢坚持原则。办事只讲感情,不讲原则。只讲人情,不讲党性;明哲保身,做不得罪人的“好好先生”。不敢与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遇到问题绕道走,习惯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自己是晴蜓点水,批评他人是隔靴搔痒、评功摆好。只能听赞扬,不能听批评。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三是生活上盲目追求高消费、时尚化。只讲索取,不讲奉献;贪图享受,意志消沉,讲排场,比阔气,追逐奢靡之风。
基于以上种种的问题和主客观原因,有必要切实采取措施,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一)认真分析机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不断增强做好机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
工作作风是一个单位工作人员的人格修养、精神风貌、工作态度、组织纪律等综合素质的外在反映,也是一个单位政治思想工作、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多年来,在几代建湖审计人的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系列辉煌荣誉和骄人业绩。目前我局正在争创第四轮“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和全国文明单位。在这个紧要关头,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审计干部的作风建设,事关建湖审计多年来之不易荣誉的保持。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的紧迫感,还要有时时、事事、处处“在悬崖边跳舞”“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每一名建湖审计局的干部职工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建湖审计局这个先进集体的形象。作风问题建湖审计人出不起,也不能出。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哪怕是细枝末节的微小问题,建湖审计人辛辛苦苦多年建立起来的形象将毁之一旦,建湖审计的公信力将不复存在。建湖审计人必须时时刻刻紧绷这根弦,不能破坏来之不易的先进集体形象。我们要进一步加大作风建设的力度,认真落实和践行好中央、省、市、县提出的关于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把它们转化为我们自重的准则、自省的镜子、自警的标尺、自励的目标,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践行良好风气的表率。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用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推进我们的审计工作再创新高。
(一)人人争当遵纪守法的楷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中央、省、市、县持高度一致。严守党的纪律,坚决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决不借口部门的特殊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确保党和国家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坚决完成各级交办的审计工作任务和其他工作任务。进一步增强遵守党纪国法的自觉性,始终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清醒的政治头脑,使我们的审计工作真正符合中央精神、本县实际、审计工作实际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人人争做勤奋学习的先锋。在学习上要坚决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能持之以恒,或者是满足于以干代学,不愿挤出时间去学习新理论、新知识;二是理论脱离实际,学用脱节。不能学以致用,学习功利化,学归学、用归用。在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真正做到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用有所成,通过学习不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高解决审计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本领,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努力争做建设学习型机关的急先锋。
(三)人人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我们的审计事业推向前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要考虑客观实际、把握客观规律,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表面文章的现象,自觉做到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缜密安排每一个审计项目,扎实开展每一个审计项目,把问题查深查透,把原因分析清楚,把问题整改落实到位,确保审计工作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人人争当廉洁从审的标兵。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欺,公则民不敢慢。公生明,廉生威。” 这就是说,只有公正,才能明辨是非;只有廉洁,才能威严不阿。出自公心,处理问题自然会明了公正,了然于心。在工作中我们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清正廉洁,才能确立威望,树立威信。这其中,“不畏”与“畏”、“不服”与“服”,一反一正,表达的不仅是百姓对为官者、执法者操守的态度,更透射着沉甸甸的民心诉求。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发挥拓展一线骨干作用,奋力推进小康建设的两个先行,开创建湖审计事业取得新成效,前景美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为此,作为经济监督部门的审计工作人员就更有必要增强“公生明,廉生威”意识,也不妨对照反思一下“不畏”与“畏”、“不服”与“服”问题。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面对复杂环境时要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真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坚持标本兼治,切实打牢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根基
第一、围绕履行审计职能,不断延伸廉洁从审的工作途径。
首先我们必须以对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用“质廉并举,内外齐抓”的标准,认真审视我们的工作,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工作中心,精心制定审计计划,切实须到全面审计、不留死角,深入审计、不走过场,重点审计、注重质量、提高时效,高质量地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及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各项审计任务。把争做优秀的人民经济卫士作为改进工作的“第一信号”,把领导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审计工作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按照人民群众的需求来履行职能,通过革故除弊,开拓创新,使我们的工作作风能够真正体现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意志。二是要切实转变审计理念,加大工作力度。要进一步确立文明从审、廉洁从审的新型审计理念,不断强化审计机关的服务意识和群众意识,充分发挥审计机关经济监督的职能,通过审计监督职能的切实履行,保证审计机关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工作的落实。三是要紧密结合实际,不断延伸廉洁从审的工作途径。 充分发挥行风监督员的作用,通过召开座谈会、组织明查暗访等,及时发现工作作风、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加以解决。
第二,建立健全审计干部作风建设的常规机制,不断强化“免疫系统”的审计功能。
一是健全作风教育制度。审计干部作风不仅关系到审计干部个人的品行和形象,而且还关系到审计机关在公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审计干部要知所守、知所辨、知所拒,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范工作圈、管住活动圈,同时要充分运用党内外教育资源,形成作风教育的合力,确保教育计划得到落实、取得良好成果,以教育的成效促进各项制度的落实。结合建湖审计局实际,开展廉文荐读、图片巡展、廉政书法演讲比赛、廉辞创作、廉歌演唱、廉政报告会等系列活动,丰富廉政文化建设载体。同时开展自我述廉、相互评廉、家人助廉等“六廉”活动,使全体审计干部牢牢把住廉政建设这条生命线。
二是健全监督制度。认真执行党内监督的各项制度,完善监督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审计行为约束机制,加强对审计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审计干部的监督,促使大家正确行使权力。结合建湖审计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审计人员《审计执法规范问责制》、审计组长和主审《审计质量终身追究制》,进一步推进审计项目的“四制”管理,即项目审前公示制,项目审中规范制,项目审后问责制,项目绩效评优制,使廉政监督的网络更趋严密。
三是健全有关工作制度。实施审计项目时,对编制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归集审计档案等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控制,强调审计项目责任评估和追究制度。对局新出台的以审计组 “十条纪律”和审计人员“十不准”为内容“双十”规定,加强监督,确保执行不走样。
四是健全群众评议制度。纪律不仅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对审计干部个人而言,也是挡在悬崖边上的一道护栏,是一种关爱和保护。党纪政纪是严肃的,群众的眼睛更是雪亮的。我们将继续聘请行风监督员和特约审计员,积极参与百企千人评机关和行风测评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率力争达执纪执法机关前三名。
(三)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加强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措施抓牢抓实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关键在领导,重点在监督,基础在落实。全局上下对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要切实负起责任来,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和各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一是要坚持领导带头抓。领导干部作风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作风的集中体现,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切实把作风建设任务落实到各级、各部门领导身上,做到作风建设与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作风建设的各项任务、要求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个人。同时,我们领导既是工作的“引路人”,又是作风建设的“带头人”,在工作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上要率先垂范,通过自己的言行为全局工作人员树立标杆和榜样。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审计机关的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充分体现先进性的要求。
二是要强化监督。进一步健全审计工作的内外监督机制,深入研究审计机关内部监督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的作用,确保审计质量。要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高度重视特约监督员的监督作用,健全制度,狠抓落实,切实为他们开展监督工作提供便利,创造条件。
三是要严格考核,加强责任追究。作风建设必须从严,该一票否决的还是要一票否决。我们签订廉政责任书,有一些关于作风建设的责任追究的硬性规定,我们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年底要按照上面的内容进行考核的,因此,每一个同志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廉政是一份担子和责任。
四是要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加强廉洁审计文化建设。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必要的制度约束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靠我们每个人素质、道德修养的提高来解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要重视和加强审计廉政文化建设,努力塑造具有建湖审计机关特色的审计精神,提高队伍的整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加强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同志们,加强作风建设 促进廉洁从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今天我们只是就锻塑优良作风,确保廉洁从审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浅的探讨。希望大家以此为契机继续发扬爱岗敬业、创新奉献的工作精神,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加强作风建设,树立廉洁从审的良好形象,以更大的热情、更主动的姿态投入我局作风建设活动中,为我局顺利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和第四轮“全国审计先进集体”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为全力打造建湖审计文化作出每一个建湖审计人应有的贡献。(建湖审计局局长 张中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