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正气写忠诚
一身正气写忠诚——记济南军区政治部纪检部部长张龙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6年,他像钢钉铆在木板上一样坚守纪检监察岗位,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维护党的形象。
26年,他一身正气,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品行操守。
26年,他求实创新,在本职岗位上交出了一份份优秀答卷。
他就是济南军区政治部纪检部部长张龙。
近日,笔者走近张龙,采访记录他26载信念如磐,一身正气书写忠诚的感人事迹。
纪检工作不好干,干就要干出个样子
1987年4月,因工作需要,在院校干部部门工作的张龙调任济南军区纪检部门。
有人不理解,干部部门“管进步”,而纪检部门生活清苦、工作辛苦,干的又是处理人、得罪人的事,何必自讨苦吃?
张龙却不以为然:纪检工作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一把利器,事关党的形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报到第一天,领导就提醒他,纪检工作政治性、政策性、业务性强,一定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纪检工作不好干,干就要干出个样子。”当晚,他在笔记本上写道:干好纪检工作,光有热爱还不够,还要有真本事。
言为心声。打那以后,张龙就把长本事作为“第一要务”。他不仅认真钻研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和办案业务,还广泛涉猎财经、工程、审计、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知识。
持续不断的学习历练,使张龙逐步成为纪检监察战线的“理论通”、“政策通”、“业务通”。2006年,他负责一个上亿元的海防战备工程招标监督,发现有两家投标单位复印的标书副本上有较为相似的印记,极有可能出自同一台复印机。张龙觉得有串标嫌疑,便将两家单位投标人分离问询,一番“望闻问切”,事实的确如此。随后,两家单位被取消了竞标资格,有关方面重新组织招标。
除了真本事,纪检干部还要有一身正气,这也是张龙干好纪检工作的另一“真经”。前几年,他牵头查办某单位盐场出租问题时,发现地方承租人宋某擅自将234亩土地变卖,获取巨额利益。
宋某先是让当地领导找张龙说情,接着安排地方小混混进行威胁,后又找人摸清办案人员的家庭情况,扬言谁断他的财路,他就断谁的生路。
“邪不压正,怕啥!”张龙没有丝毫退缩,坚决协调地方有关部门及时冻结宋某的银行账户,将其缉拿归案,并追回部队流失的全部土地。
还有一次,张龙组织查办某单位土地出让违规操作问题。调查期间,涉案领导觉得给单位办好事上级还查,抵触情绪很大;机关人员看到牵涉单位主官,顾虑重重,不愿配合调查;地方有关部门听到风声,干脆躲着不见;开发商更是通过各种关系送钱送物,设法进行利诱。
“既然查,就要查个水落石出。”张龙顶住压力、排除干扰,带领办案人员历时1个多月查清了问题,不仅对有关人员追究责任,还协助该单位重新与开发商谈判,为部队挽回了经济损失。
近些年,查办案件过程中经常遇到说情干扰、拉拢腐蚀,甚至是威胁恐吓,面对各种干扰和阻力,张龙始终坚守党性原则,严把政策界限,实事求是查清问题,严肃认真进行处理,从不让底线失守。
宁可感情上欠一分,也不让原则退一步
纪检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查办案件中经常会遇到亲情困扰、友情缠扰。
一次,张龙牵头查办一名干部生活作风问题。这名干部与他曾是一个单位的战友,个人关系很好。起初,这名干部认为张龙不讲感情、不够朋友,情绪激动、不予配合。
那段时间,张龙内心很纠结,也很痛苦。他感到,重感情是人之常情,但在查办案件上感情重一分、法纪天平就会倾斜一度,必须按原则办,照规定来。
询问谈话时,张龙反复讲明问题性质、讲透利害关系、讲清组织的关心。他坚持原则的举动及和风细雨的方式,逐步消除了这名干部的误解和顾虑,不仅使这名干部改变了看法,交代了问题,受到恰当处理,而且赢得了部队上下一致认可。
“打铁先要自身硬。”这是张龙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告诫自己,作为监督者、执纪者,只有自身腰杆硬,监督对象才会服气,执行纪律才有底气。
张龙的弟弟张虎,先是在徐州纺织厂上班,厂子倒闭后开了几年出租车,后来又与朋友合伙办了一家钢结构工程公司。起初,公司业务量少,经营困难。万般无奈下,张虎想起了在济南军区机关当处长的哥哥。2000年4月8日,张虎满怀期待地来到济南。“公司快揭不开锅了,哥能不能帮我介绍点活儿?”张虎讲明了来意。
张龙的心里很矛盾:弟弟有困难,做哥哥的理应帮他,可那样就要动用手中权力,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也会影响纪检干部形象。想到这里,张龙心一狠,不仅没有帮忙,反而给弟弟“约法三章”:不能到军区部队承揽业务,不能在山东、河南两省接地方工程,不能打自己的旗号到其他部队联系生意。
听了这话,张虎的心顿时凉了半截,午饭也没吃就走了。
“军区部队大的工程都要让纪检部门去监督,如果你接了这些活儿,别人就会质疑我们监督的公正性,也会怀疑我从中插手干预。”送张虎到火车站时,张龙耐心解释。他还鼓励弟弟:“作为一个男子汉,只要能吃苦,肯定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就这样,12年的时间里,张虎从未到军区部队承揽过一份业务,也没有在山东、河南的地方单位接过一项工程。
张龙的妻子张秀华是军区政治部管理处的一名职员干部,前些年因单位撤并,前后销售过6年图书,由于没有经验,成天辛辛苦苦跑市场,甚至摆地摊,但张龙从未帮她向军区机关和部队推销过一本书。
“张龙就是这样,始终对权力充满敬畏,从不拿权力做交易、用权力送人情。”在纪检部工作了十几年的副部长李保泉如是说。
只有不断创新,纪检干部才能有作为
确立学习教育“六项内容”,构建廉政载体“五大平台”,开展廉政文化“四进活动”……去年7月,济南军区廉政文化建设座谈会在第89医院召开,相关经验做法被总结推广,制度措施新鲜“出炉”,总部机关与会领导给予高度评价。
可喜的成果,源于敏锐的目光。
“廉政文化在倡导廉洁理念、培植清廉品格、催生廉政风尚方面,有着熏陶激励的特殊功能。”为适应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新形势,张龙建议军区探索推行文化养廉办法,并牵头组织联勤某分部进行廉政文化建设试点。军区强化文化养廉探索党风廉政建设新路的做法被中央各大媒体刊载。
时移则世异,世异则备变。张龙在实践中体会到,随着形势任务、环境条件的改变,纪检监察工作无论思想观念、内容形式还是措施办法,都要及时改进和创新。
近年来,训风演风考风不实的现象在一些单位不同程度存在,影响制约着战斗力建设。为解决这个问题,张龙牵头起草《加强军事训练监察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建议军区成立军事训练执法监察领导小组,抽调86名业务骨干建立执法监察专家库,在全军率先对重大演训活动实行全程监察。
“前卫—211”信息化集训期间,军区1个专项监察组和5个伴随监察组,携带摄录设备和数据采集系统,对6个师旅机动组织、30个军师旅指挥所开设以及所有师旅级单位指挥演练进行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的执法监察。集训总结时,军区纪委领导首次对演训作风进行专题讲评,并让存在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在全区官兵面前曝光。集训过后,全区上下掀起了一股整肃演训作风的热潮。
张龙常讲,按部就班抓纪检监察工作很容易,要增强活力、谋求实效,就必须转变思路、创新方法。
2006年初,党中央、中央军委构建惩防体系《实施纲要》和《实施意见》出台后,张龙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建议军区从解决部队普遍关注的选人用人、军事训练、敏感事务、经费管理、工程建设等12个重点难点问题入手,制定下发《关于构建军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措施》。这在全军大单位中是第一家,受到总部首长肯定。
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结出了丰硕成果。担任济南军区政治部纪检部领导以来,张龙有近20项牵头负责的工作受到军区首长高度评价,11项成果受到总政治部、军委纪委领导批示肯定,35条建议进入军区党委、纪委决策部署。济南军区党委作出向张龙同志学习的决定,记二等功一次。(季俊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