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构建三大机制 扎实推进作风建设
近年来,东台市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全力构建管理、督查、考评三大机制,聚焦庸、懒、散、推、奢、慢等突出问题,极大地促进了机关部门工作提质、党员干部能力提升、服务发展效率提高。社会各界对机关作风建设的总体满意度呈逐年上升态势,2013年全市优化发展环境满意度达94.62%,比上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
一、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工作提质增效
制度建设规范化。2011年7月,东台市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八条纪律规定》。2013年中央、省委和盐城市委关于改进作风规定出台后,根据上级精神,结合实际情况,该市调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关作风建设的纪律规定》及具体办法等,从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文风会风、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坚持求真务实,严格遵守工作规范、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厉行勤俭节约、加强廉洁自律等八个方面进一步规范各级干部行为。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反纪律规定的一律启动问责程序,做到奖励干事者、鞭策空谈者、诫勉混事者,促进和保证干部作风实现质的转变。
行政审批快捷化。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简化服务环节、缩短服务时限,降低审批门槛和收费标准。大力推进“三集中三到位”,促进跨部门流程再造,实行“联合预审、联合踏勘、联合验收”机制。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专项流转、随到随办、特事特办。积极探索“一卡行”、“一窗结”、“一表清”等审批方式,促进机关服务快捷化。2013年共为重点项目提供特事特办服务168件次,办结时限比承诺时限缩短30%以上。
涉企服务个性化。按照科学合理、便于实施、易于监督的原则,高标准修订优质服务承诺,通过报纸全文刊登、电视公开承诺、网络动态公示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逐一明确重点企业和在建项目责任主体,开展结对挂钩服务、驻点服务、代办服务和跟踪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各类瓶颈要素,确保各项惠企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筛选确定全市服务绿卡企业,明确绿卡企业及持卡人可享受社会活动、子女入学、道路交通、司法保障等28个方面优惠待遇。组织“情系企业、服务到家”走访服务活动,由委局班子成员带队,组织纪监干部逐一走访服务全市定报工业企业和服务业重点企业。对企业反映涉及要素瓶颈、部门服务、承载能力等方面的305条意见建议和256个矛盾问题,实行“一企一单”,通过交办、会办、督办等形式逐一解决。
二、构建多方督查机制,规范行政公务行为
实行“三线联动”,健全投诉网络。进一步整合受理平台,实行“12345热线”、“作风投诉热线”和“政风行风热线”三线联动,建立覆盖全市的投诉办理网络,全面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市优化办在市行政服务中心专门设立投诉接待窗口,派驻专人开门办公,面对面地听取服务对象对机关作风和部门服务的意见建议,直接受理相关诉求,满足群众需要。按照“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涉及部门、镇区职责范围内的服务事项,交办、转办相关单位,要求限时办结、有求必应。2011年以来,平均年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咨询3800件以上,按期答复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
实行“三员促动”,完善监督网络。从该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单位和企事业单位中聘请24人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特邀监督员;明确17个镇(区)项目代理代办员为机关作风监测联络员;在全市分类选择100个企业(项目)为机关作风建设联系点,每个点安排一名企业负责人为监测员。“三员”协同对各部门单位行政审批、行政收费、行政检查、效能建设、纪律约束和政务公开等六个方面情况的开展日常监督。
实行“三级互动”,形成监督合力。 实行监管单位、职能部门、基层群众上下三级互动监督,有效推进制度执行。定期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专项督查与全面督查相结合以及座谈与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作风建设各项制度规定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督查。近年来累计抽调326人次,督查158次,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一律问责追究,限期整改。
三、构建科学考评机制,提升行政服务水平
完善考评办法。坚持分级负责的原则,实行对单位的综合考评与对具体工作人员考评相结合的方式,逐级推进机关作风建设考评。每年初,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将作风建设的各项具体任务分解细化到各个单位。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并将承担的任务进行细化,明确每一个科室、岗位和个人的具体考核内容和目标,形成环环相扣、层层明晰的考核链。
创新评议方法。建立机关专门考评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对各部门单位效能建设实施综合评定。一方面,由市纪委、优化办对照各单位年初目标承诺和分工任务推进落实情况实施百分制考核;另一方面积极构建社会评价体系,将91个部门单位按职责相近分为领导机关和群团部门、经济建设和经济管理部门、执法监督和公共服务部门、条管部门四大类,年终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对所有单位实行综合评价。根据被评部门职能以及与企业联系的紧密程度,将91个市直参评单位、5种身份参评对象分两类权重进行统计,评议得分纳入各单位年终综合考核成绩。
严格奖惩兑现。充分发挥绩效评估的导向作用和激励约束作用,把效能建设考评结果与单位和个人评优评先以及干部选拔任用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2013年3月,对3名考评列为“最差服务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市纪委、优化办组织开展专题剖析,查找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公开整改承诺。对科室考评列为“最差服务科室”的负责人一律免职,作出公开检查,通报全市。(作者系东台市委常委、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