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黄海廉潮

谱写惠民新篇章

    ——2013年全市纠风工作综述

     市财政局95.12分、市水利局94.85分、市农委94.80分、市人社局94.75分……近日,参加2013年度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11个市直单位的最终综合评定得分,在市纪委镜鉴信息网上进行了公示。政风行风,体现政府形象,更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2013年,我市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科学安排,不断加大纠风工作推进力度,有力维护了群众切实利益,谱写了一曲纠风惠民的新篇章。

    专项治理维护群众利益

    “从群众反映强烈的事情抓起。”在去年年初召开的市纪委六届三次全会上,市委书记朱克江这样要求。
   “深入开展纠风治乱,重点纠正金融、电信等公共服务行业和教育、医疗、涉农、征地拆迁、涉法涉诉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在全会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德民如是说。
民之所忧,我之所行。全市各级纠风部门紧紧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监督检查、查办案件为抓手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
    “现在学校收费越来越规范,学校、老师经常和我们沟通、征求意见,我们对收费还是很放心的。”一位参加教育收费和行风建设工作督查座谈会的家长如是说。近年来,每学期开学前和学期中,我市纠风部门都要联合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电话回访等方式与学生家长“零距离”接触,多层面、全方位检查规范教育收费、师德师风情况、教辅材料征订管理等情况,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去年,围绕教育收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全市纠风机构开展了30余次监督检查,走访2000余人次,解决各类问题128个,30人受到责任追究,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
     根据专项治理发现的问题,全市大力推动纠风专项治理工作的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关于加强涉农资金监督管理的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实施意见责任分解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应运而生,为从源头上防治不正之风奠定了坚实基础。

    评议创建营造良好风气

     “前脚刚收到纠风办高密度的明查暗访结果,后脚又被民主评议‘评出了一身冷汗’,我们是要好好研究解决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位参加民主评议的部门领导这样感慨道。
    去年,借助群众、媒体的“雪亮眼睛”,通过“四位一体”政风行风热线平台,我市对11个经济社会管理部门开展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全市36000多人填写了满意度问卷,1000余名服务对象接受了走访,近5000人参与了网上测评,13000余人参与了第三方调查,掀起了一波评议政风行风的热潮。市级现场评议中,通报明查暗访结果、领导介绍工作情况、现场群众质询提问、部门领导现场解答、群众代表现场打分、得分结果现场公布……一幕幕流程通过网络、广播直播,电视录播,报纸跟踪报道的方式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社会各界面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去年,我市连续第三年开展人民满意基层服务单位创建活动,从各行各业中树立行业标杆、先进典型,授予人民满意基层服务单位称号,不断将政风行风建设引向深入。

    “网”“线”联合推进问题解决

     畅通政风行风信息获取、收集、上报的渠道,打造四级联动的纠风网络,是做好纠风工作,推进问题解决的前提。去年,全市纠风机构广泛创新群众诉求渠道,加大对交办问题办理的推进和监督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市级政风行风监督评议员队伍,在全市选聘216名政风行风监督评议员。盐都区、亭湖区建成16个纠风工作组、6个行风监测站和123个行风监测点,选聘了243名村级纠风监督员和123名行风监测员;阜宁县开展了“民生直通车”活动;建湖县召开了“阳光惠农”发布会。全市初步形成了条块结合、经纬交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纠风工作四级监测网络,将大量问题有效遏制在了萌芽状态。全市纠风机构接收的信访投诉同比下降18.6%。
    去年,我市连续第12年播出“政风行风热线”,连续第三年开展广播有声、电视有形、报刊可读、网络互动的“四位一体”联动,全年直播245期,累计接听听众热线电话1876个,投诉办结率达96%。市级政风行风热线平台共受理咨询投诉1688件,办结率84.9%。4月底,承办了“优政风正行风,强服务惠民生”的全省全年第一期户外直播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为全省省市联动直播活动开了个好头。8月初,市委副书记、市长魏国强亲自主持召开省市政风热线交办问题督查推进会议,对各地各部门解决群众反映问题情况进行督查点评,提出具体整改要求,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