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我们,就是帮助革命”
“批评我们,就是帮助革命”,这是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经常讲的一句话。他说:“只有批评我们,才能纠正错误、把工作做好,革命就能早日胜利!”在这种民主思想指导下,1944年夏秋之际,中央党校号召全体学员和驻地群众给中央机关和驻军提意见,群众也给中央机关和领导人提了很多批评意见,其中有些意见是中肯的,也有一些批评是偏激的,但党中央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和原则,兼收并蓄,对群众意见较大的问题,毛泽东同志还亲自作了解释工作。这一民主活动的开展,密切了官兵关系和军民关系,地方很快掀起了“拥军优抗”的热潮,仅这一年冬,踊跃报名参军的青年就达17万人,积极参加支前的群众增加了8万多人。
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人民群众有意见敢于提、乐于提,至少说明群众对我们党还有感情有信任。如果群众有意见都不愿提不想提,三缄其口、沉默无语,那我们党就真正失去了力量之源、动摇了执政之基。这才是最可怕的。对此,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容得下尖锐批评”。人民有意见,群众有牢骚,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有需要改进的方面。每个共产党人都应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勇气、“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胸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找问题查根源、寻症结改作风,壮士断腕、刮骨疗毒,为思想体检,对问题纠治。但也有个别醉心仕途、热衷官威的党员干部,“乌纱略戴心情变,黄阁旋登面目新”,随着职务提升,能力未见提高、作风鲜有改进,脾气却与日渐长。对民意呼声充耳不闻,对阿谀奉承洗耳恭听,对意见建议装聋作哑,特别是对那些批评自己的、揭露问题的意见,更是不愿听不想听也听不进,甚至恼羞成怒、暴跳如雷,你让我脸红,我就给你脸色;你让我出汗,我就叫你流泪;你让我“没面子”,我就让你没位子。
“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哲学家培根说,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诤言中所得来的光明比从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中得出的光明更干净、纯粹。耐心倾听群众呼声,时常听取群众意见,宽容对待群众牢骚,真诚接受群众批评,开门欢迎群众监督,既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的纽带,更是党汇聚人民聪明才智的政治智慧、赢得群众信任支持的政治自信。大跃进后期,周恩来到河北邯郸调研。一位老农不满农村公共食堂,不客气地指着总理说:“再吃两年大锅饭,连你们也得饿死!”周恩来连夜电告中央。不久,中央根据全国各地反馈上来的情况作出解散农村食堂的决定。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锐利武器,也是解决党内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的有力武器,更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效武器,这也是被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了的抵御错误思想和不良作风侵蚀的“唯一有效的方法”。70多年前毛主席就教导我们:“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武器,善用谔谔之声锤炼党性作风,大不了红红脸、出出汗,正好帮助我们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对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进行大清理,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从而促使我们祛除身上的缺点错误、减少决策的偏差失误。对我们而言不但没有任何损失,反而得到了作风的改进和加强、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事业的进步和发展。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单位: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武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