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群众路线的典范邓子恢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而在党的历史上,邓子恢同志可以说就是坚持这一路线的典范人物。
邓子恢(1896—1972)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解放后曾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在他为党的革命事业和人民大众的幸福奋斗奉献的一中生,邓子恢曾多次强调:“凡涉及到广大群众的事情,不要个人自作聪明,不要主观主义、命令主义,要同群众商量,走群众路线。”邓子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在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他都始终坚持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坚持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1931年端午节后,福建福安地区因五谷歉收,灾荒严重,许多农民群众绝粮断炊,靠野菜充饥度日。地主和粮行老板却囤积居奇,抬高米价,并从水路偷运粮食到外地卖高价。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农村巡视员的邓子恢正好到福安巡视,他了解到当地的情况后,便决定发动当地农民群众破仓分粮,救济饥民。邓子恢带领大家首先扣住了地主和粮行老板运往外地的粮船,并派农会代表与地主和粮行老板谈判,要求平抑米价,同时以农会名义在福安街上公开贴出通告,规定了合理的米价。
为进一步发动农民群众向地主粮行老板进行斗争。邓子恢带领农民群众发起了赊米运动,起初地主和粮行老板不买账,拒绝赊欠。邓子恢就带领群众到粮仓外围堵,群众手里有的提着麻袋,有的挑着箩筐,群情激奋,准备动手打开粮仓。地主和粮仓老板见势不妙,吓坏了,只得同意群众的要求。农民群众扛着粮食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到各村去了。这场斗争,名义上叫赊粮,实际是邓子恢发动农民群众“巧分粮”。它的胜利,鼓舞了福安一带农民的斗志,于是先后有一两万人加入了这场斗争的浪潮中。
在抗日战争的岁月中,邓子恢更是时刻注意密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1941年5月,邓子恢到皖东北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工作,行军途中仍然不忘抓紧深入到群众中搞调查研究。他到达新的抗日根据地洪泽县,发现群众尚未充分发动。县委书记向他汇报说,因为这一带地处洪泽湖边,物产丰富,群众比较富裕,贫雇农少,很难发动斗争。邓子恢便带领工作人员深入到高良涧、岔河等地进行调研,发现这里虽然比较富裕,但高利贷剥削却十分严重。他抓住这一点,亲自组织人员上街宣传,号召贫苦农民组织起来,成立抗日群众团体,打击高利贷盘剥,为发动群众树起了好样子。附近村庄和集镇的群众纷纷效仿,迅即打开了当地的斗争局面。
其后,邓子恢又前往洪泽湖西岸地区发动农民减租减息,为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打下良好基础。在邓子恢的指示和领导下,皖东北地区开展了很有声势而又扎实的群众运动。在发动大多数农民参加农会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抗敌协会、儿童团。特别是在运动中涌现出一大批积极分子,邓子恢要求对其中特别优秀的要及时发展为中共党员,并普遍建立党的基层组织。这样就使根据地的建设逐步得到加强、巩固。
解放战争时期,每当战斗间隙,邓子恢也总要到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在山东解放区的时候,战事频繁,军队驻地时时变更,但大家依然能经常看到邓子恢与驻地房东老乡谈心,宣传党的政策,了解村中的各种情况。部队宿营,他都要亲自检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执行情况,不准有一丝一毫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发生。
建国后不久,邓子恢调中央农村工作部任部长。在农村各项工作中,他更是主张和模范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从1952年10月1起,在农村工作部的10年间,邓子恢带领工作组走遍了祖国大部分省、区,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作了大量的走访和调查工作。
就是人在北京的时候,邓子恢也不放松走群众路线。邓子恢一直与家乡老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家乡的群众和干部来京开会,都要来看望邓子恢,家里经常是门庭若市。对人民群众,邓子恢都要尽量亲自接待。他经常告诉家里人,这也是向群众学习的好机会。
1961年邓子恢身患黄疸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组织上安排他去海南榆林治疗、休养。这时候由于左倾的错误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国家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闽西家乡许多干部群众给邓子恢写信,希望得到他们的关注。这一年春天,他率领一个工作组,带病经漳州返回龙岩,深入到东肖、湖邦、曹溪、小池等地进行了20余天的调查了解,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来访的干部和群众。有一天,他在龙岩街上理发,刚理了一半,群众闻讯,都围到了理发店门口。他等不及理完发,就赶紧走上大街,接见了群众,还发表了即兴演说。群众都高兴地说:“邓部长虽然住在北京,却和我们老区群众心连着心呢。”
然而,在1962年“反右倾”的风暴中,邓子恢却因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执意要求在农村推广安徽等省出现的“生产责任制”而受到批判。当时有人劝他放弃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他却说:“为了个人得失而放弃了人民的利益,那还是共产党员么!”邓子恢因此被撤销了农村工作部长的职务。
1972年12月邓子恢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后来党中央对邓子恢作出了公正的评价,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更是肯定了邓子恢的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大贡献。
正值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之际,重温邓子恢,就是要认真学习他这种关心群众、以群众利益为先,坚持群众路线的思想作风和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