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守住底线 防微杜渐 保持正确的人生航向

     廉洁自律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优良品格,也是我们党强化自身建设,克服消极因素的重要举措。各级党组织都应采取得力措施,着力解决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促进党员干部带头廉洁自律。在此我就结合当前形势以及国土部门的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我主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与大家共勉。

    一、要正确研判形势,澄清思想认识,进一步升华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思想境界

    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国土资源事业的兴衰成败,是一项十分艰巨的政治任务,也是国土资源工作深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国土资源领域反腐败的形势异常严峻,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一)要认清形势,守住底线。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党的建设,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始终高度重视,一直把此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腐败,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纪行为。一是高层要求严格。中央和国土资源部领导对党风廉政建设反复强调,提出明确要求,要以钢铁般的决心、强有力的手段,加大对贪污腐败分子的惩治力度。党的十八大对新时期廉政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的施行,更是彰显了中央对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实现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强调:“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经常抓、长期抓,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必须全党动手,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国土资源部和省厅召开的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以简朴的形式传递出非常明确和强有力的信号:要在严明纪律、改进作风上有更加自觉的认识和更迅速的行动。风正才能气顺,气顺才能业兴。要实现“清风国土”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的全面落实,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国土资源管理氛围。徐绍史部长指出,“要坚决遏制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的滋生蔓延,重拳打击、严惩不贷”。夏鸣厅长也多次强调,“要养成以身作则、勤政廉洁之风,必须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多的力气”。这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表态,充分体现了各级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和严格要求。二是社会广泛关注。当前,国土资源行业处在倍受关注、十分敏感的社会位置,违法违规案件多发易发,使社会盛传于“十大高危行业”之首,2011年,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人民论坛》曾刊登了一篇《“当官也高危”调查分析报告》。在受调查的6810人当中,有44%的人认同“做官也是一种高风险职业”,并排出了官场十大高风险岗位,分别为国土局长、交通厅长、县委书记、公安局长、组织部长、建委主任、安监局长、市委书记、国企老总、房管局长。其中,国土局长排在第1位,投票率为62%。而且,在其中一项关于“官员也是一种高风险职业的依据”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61%的受调查者选择“岗位缺乏强有力的监督”,39%的受调查者选择“岗位的实权较大”,20%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在这个岗位上落马的官员较多”。该报告评论,人们认为上述岗位的风险性最高,主要基于三个判断依据:1、从“出事”的可能性看,这些都是“很有油水”的岗位。而油水多的地方人们容易滑倒,一旦滑倒了,站起来也很难。2、从实际情况看,已被纪检监察和司法部门查处、并被媒体广泛曝光的贪腐案件中,这些岗位出现的机率都很高。3、从自身和周围人群的感受来看,人们对侵犯自身利益的腐败活动最深恶痛绝。这些议论尽管有许多片面之处,但风险和诱惑确实存在。同样,在我们内部,高风险岗位较多,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监督的重点。三是查办力度加大。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土地副总督察李元在离开国土系统工作岗位3年之久后,因被查出涉地严重违纪问题,仍被给予“双开”处分。20115月,最高检、监察部向全国曝光了河北省原国土厅副巡视员顾旗章因侵吞公款1380万元、受贿217万元被判处死缓;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委副书记蔚小平因在矿产资源发包中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判处无期;山东青岛土地储备整理中心原主任周铮因受贿627万元被判刑15年等案件。被查处曝光的“土地公公”“土地奶奶”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2010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39621件,处分146517人。通过查办案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89.7亿元。
 
    在我们本省以及本市国土系统也有一些问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近年来也有多起,几乎每个县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段时间也引起系统内外很大的震动。这些震憾人心的案例,都在时刻警示着我们,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国家公职干部,无论级别高低,无论是在职还是离任,只要是扭曲了人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弃党员干部廉洁准则于不顾,公然触犯党纪国法,都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二)要深刻剖析,防微杜渐。目前,国土部门承担的项目多、管理的资金多,行政审批权和自由裁量权也逐步增大,极易引发腐败问题,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剖析腐败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部分干部思想动机不纯。个别干部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而是放在谋取个人私利上,搞权钱交易、权利寻租、以权谋私等违法乱纪行为。有的干部平时不注重学习,不注重思想改造,对自己的问题常抱有侥幸心理,我行我素、胆大妄为;有的把岗位作为谋取私利的平台,权力商品化、利益化;有的是挖空心思钻政策、法规的空子,大肆收敛不义之财,自我感觉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甚至对组织的善意提醒充耳不闻,仍一意孤行,待到“东窗事发”时,悔之晚矣。二是个别岗位监督不尽到位。虽然经过“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对廉政风险隐患反复排查、多次梳理,但仍有不少漏洞,有的内部监督制度执行不力、形同虚设,对于不少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顾及情面、怕得罪人,无动于衷、司空见惯,不提醒、不报告,助长了不良风气,腐蚀了干部队伍。三是平时预防不够有力。上至领导干部、下至基层国土所人员,被群众议论和反映的大有人在,吃、拿、卡、要等不良现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我们收到的举报信都有这些方面的反映。有的干部讲排场、比阔气,大手大脚,更有甚者什么钱都敢收、什么事都敢办。有些不法分子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施尽浑身解数拉干部下水,可以说诱惑和隐患时时刻刻都存在,随时都有引发的可能。到时,受到问责是小事了,如果葬送了政治前途,甚至身陷囹圄,沦为阶下囚,给单位造成的损失就大了,给家庭带来的痛苦更是无法挽回的。因此,我们各级组织仅从关心干部成长的角度来看,也必须下大力从源头遏制腐败,下大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扭转某些方面的被动局面。

    (三)要把握政策,规矩做人。近年来,国家把涉“土”腐败案件作为查办重点,从重、从严查处,案件查处力度、密度之大、手段之多、后果之严重都是前所未有的。一是立案门槛低。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礼尚往来金额越来越大,出手的慷慨大方,伸手的心安理得,三千五千“小意思”,一万两万无所谓,某些我们认为习以为常的事情,其实已经逾越了查处标准的底线;随着国土资源政策法规要求越来越细、规定越来越严,有些干部以不懂政策为借口,为自己的行政过错推卸责任,但法不容情,一旦查处,必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二是追责时限长。原北京市中关村支行资金部负责人冯伟因违规放贷7.4亿元外逃13年后被抓。震惊国内外的“厦门远华案”,涉案金额之巨、办案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涉及面之广,堪称中国第一经济大案,首犯赖昌星,潜逃加拿大12年,仍被引渡回国依法接受审判。由此可见,无论有多高的级别,无论在职还是离任,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一旦触犯法律,终究难逃法网,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和制裁。三是违规代价大。在当前国家对贪污腐败问题严管、严查、严惩和群众反腐要求日益强烈的大背景下,全国多次掀起“反腐风暴”,腐败者一旦被查处,惩罚措施往往从重、从严,执行上限处理,后果严重,轻则被问责,重则被判刑,不仅失去了公职,甚至失去了人身自由,导致家庭破碎、身败名裂,遗恨终生。党培养一个干部非常不容易,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有了位置、有了事业,但犯了错误却在一朝倒下,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对事业和个人成长都是巨大损失,无论是算经济帐还是政治帐,都不划算,“一时失足铸成千古恨”,因此我们必须要经常思考“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有了权力是干什么的?”时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总之,国土资源领域反腐败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紧迫,压力千钧,我们必须重视再重视,从保障国土资源事业健康发展的大局出发,坚持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向深入。

    二、要立足自身做起,管好行为欲望,进一步提高自己廉洁自律的能力

    古语云:“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吕氏春秋》中的仲冬纪(忠廉)曾写到:“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中国古代《大学》中曰:“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党员干部要树立先锋形象,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仅靠党纪国法的约束是不够的,必须靠自觉、靠严格自律,保持严谨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党员干部要增强廉洁自律能力,必须在工作和生活中坚持“五慎”原则:

    (一)慎权

党员干部一定不能滥用手中的公共权力。我们是执政党,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手中都堂握着一定的权。这些权力是把“双刃剑”,用权为公可以赢得人民赞誉,用权为私必然导致身败名裂。对于干部个人来说,权力越大,腐败的危险就越大,防腐败的警惕性就要越高。从贪官们的忏悔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所有的犯罪活动都离不开一个“权”字,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利,大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最终成了历史的罪人,被人民所唾弃。所以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真正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的,只能用来为人民造福,不能用来为个人谋利。

    (二)慎欲

人都有七情六欲,本无可厚非。共产党人也不是禁欲主义者,但对欲望有着科学的解释。问题在于党员干部决不能谋取规定之外的特殊利益,不能放纵欲望。人民群众最为憎恶的—种人就是贪官污吏。我们党也历来坚决反对腐败,和腐败分子水火不相容。不贪吃喝、不贪金钱、不贪美色、不贪名利和地位,才能堂堂正正地做人、堂堂正正地工作。这也是古人所谓的“无欲则刚”。对于我们党员干部个人来说,要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不为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的生活方式所动,顶住各种豪华消费的诱惑,过好享乐关、金钱关和美色关,脱离一切庸俗的、低级趣味的东西。

    (三)慎微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人在政治上出问题,往往开始于思想道德和生活上的腐化堕落,因此不要认为吃吃喝喝,收受礼品是小事—桩,不过是生活小节问题,只要在大是大非上别出纰漏就行。还有的认为,打一点“擦边球”无所谓,充其量是人民内部矛盾。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言一行都会给党的事业带来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生活无小事,人生无小事。骄纵起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事物总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即使是所谓的突变,也蕴涵着大量的数量的积累。所以,党员干部必须注意从点滴小事上开始,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可以这样说,一些人之所以堕落成腐败分子,往往就是从一些小事上开始的。在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案件里,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大家都应当从这些反面典型中汲取教训,自觉地防微杜渐,防止因小节不保而酿成大错。

    (四)慎独

    就是说一个人在单独处事的时候要非常谨慎,能够做到自我约束和规范行为,审慎地对待欲望和诱惑。古代有个“太守拒金”的故事。东汉永初年间,东莱太守杨震到昌邑视察,县令王密是他当年的学生,由他举荐为官。为避人耳目,深夜送重金相谢。杨震不为所动,批评王密说:“为官要正,不能贪人钱财,你以为无人知晓,但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乃为‘四知’。”而拒重金于门外。一个封建官吏都能做到的慎独,我们党员干部更应做到。要有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的意识,自我约束自己,努力做到襟怀坦白,表里如一,做到人前和人后一个样,自己独处和群众面前一个样,无人监督和有人监督一个样,八小时以外和八小时以内一个样。

    (五)慎友

    交友不慎,铸成大错,这是贪官们留给后人的戒训。明代苏浚在《鸡鸣偶记》中曾把朋友分为四类: 畏友、密友、昵友,贼友。“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个人在一生中,诸类朋友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真诚的友情贵在坦诚相见、共勉共励。需要警惕的是以利相交的“贼友”。贼友貌似肝胆相照、休戚与共,实际上是拖人下水、谋利自肥。尤其对党员干部而言,交友要有原则,要慎重,不能良莠不分,始终坚持对朋友亲而不俗,真正做到“交不为利,仕不谋禄”。

    三、要突出工作重点,坚持惩防并举,进一步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构建惩防体系,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教育好,使人不想恶;制度全,使人不能恶;监督严,使人不敢恶”。只有把教育、制度、监督统一于反腐倡廉的全过程,惩防体系才能形成,反腐倡廉教育效果才能有新的提高,反腐倡廉法制才能不断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才能更加有效,预防腐败的综合效应才能进一步增强。今年是争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启动年,是巩固“两整治一改革”成果、深化反腐倡廉建设、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大力提升干部队伍纯洁性的重要一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学习教育,促进干部队伍纯洁清廉。各级党组织要紧紧抓住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动权,坚持教育第一,预防第一,分析和查找容易出现腐败行为的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及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按照“抓早、抓小、抓了”的要求,做到该提醒的提醒,该诫勉的诫勉,该纠错的纠错,确保系统干部不犯错误,少犯错误,不犯大的错误,真正教育、保护、挽救大多数干部。要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环节,作为开展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纯洁性为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廉政准则》的学习,深入开展经常性的警示教育,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促使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反腐倡廉重在教育防范,而教育防范重在自律。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格管好自己,管好身边人员,管好家属子女,务必要常警醒、多反思,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老老实实干事。

    (二)健全完善机制,从严规范行政行为。国土资源管理容易滋生腐败,是“三高”行业(社会关注度高、大案要案数高、投诉信访件高)。因此,要针对我们工作的实际,以干部队伍建设、土地、矿业权审批出让和重大项目招投标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扎实推进惩治腐败体系建设,真正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努力营造一种心齐气顺、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要以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管理选拔任用监督机制为重点,严格管好“人”;进一步坚持政务公开、阳光政务和依法行政,解决职能错位、行为失范等问题,依法管好“权”;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认真管好“钱”;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对土地、矿权审批和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的监督,完善管理制度和操作办法,切实管好“事”。真正做到用制度来管人、管权、管钱、管事,预防腐败行为在国土资源管理领域的发生。

    (三)狠抓监督制约,确保权力阳光运行。要着重抓好对重点对象、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加强对土地、矿业权审批出让和专项资金管理等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加强对掌握人事权、审批权、执法权、财务权、资金配置权等部门的监督,打牢“不敢腐败”的监督基础。同时,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干部。干部的健康成长,既要靠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又要靠组织的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各级领导班子要切实履行好从严管理干部的职责,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加强经常性教育,健全干部日常管理的机制,不断提高干部的执政能力。班子主要负责人要经常同干部谈心谈话,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困难,通报群众对他们的反映。对干部的努力和成绩要多指导、多鞭策、多鼓励;对干部的苗头性问题要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和避免小问题发展成大错误。严格管理和监督干部是对干部最大的关心爱护、放任自流是对干部最大的不负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乐于在约束、监督下行使权力,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四)开展整治纠偏,不断加大查处力度。组织经常性的整治纠偏活动,是保持反腐倡廉工作常态化的重要途径,强化对腐败行为的惩处,是维护党纪政纪严肃性的有力手段。要继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巩固扩大“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工作成果,及时完善更新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立推进“两整治一改革”的长效工作机制。要拓展专项治理范围,将工程建设领域、国土资源领域、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私设小金库等突出问题列入整治范围。规定动作要重成效,自选动作要重创新,切实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各级要正确处理好查处与保护的关系,即使有问题也不可怕,怕就怕不能正视问题、不能用正确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如果是掩盖矛盾、报喜藏忧,那将会给单位和个人带来无穷的后患,这样的教训很多,非常深刻。要坚决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滥用权力、失职渎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以及土地、矿业权出让环节的商业贿赂案件。对于触犯刑律者,要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责任,努力使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及政策“红线”真正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高压线”,实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堵塞一批漏洞的震慑效果。

    (五)抓政风带行风,不断优化服务环境。近年来,我们盐城市国土资源系统通过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群众满意度有所提高,得到了广泛好评。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和广大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们国土资源系统的命运和出路。因此,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必须高度重视,强势推进。要严格工作纪律。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硬性要求。国土部门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是政府职能部门的窗口,严格遵守机关工作纪律、树立部门良好形象就显得更为重要。据反映,我们有个别同志存在着工作纪律涣散、迟到早退、工作时间干私活、聊天玩游戏、服务不热情、效率不够高等现象,纪检监察、办公室、组织人事、机关党总支要加大检查督查的力度,不定期对机关、各县(市)区、直属单位进行明查暗访,发现问题要严肃处理。特别是现在处于行风评议形势相对较好的情况下更要加强,不能因一人一事的问题损害和影响全系统的形象。要切实推进绩效管理,不断改进学风、文风和会风,树立国土资源部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要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坚持超前介入、主动服务、优化作风,全力破解资源保障难题,不断创新审批供地方式,保障全市各类项目用地及时合规落地,全力为服务对象和广大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积极打造在全市有影响力的服务品牌,不断提升各方面对国土系统工作的满意度,用硬措施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行风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便民、利民措施,宣传国土部门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国土人关注民生、服务发展取得的新成效,营造人人关注、支持国土资源工作的良好氛围,不断扩大国土部门的社会公认度和影响力。

    四、要强化组织领导,注重工作实效,为推进国土资源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干部成长进步,关系事业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树立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的理念,全心全意、一心一意,把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一)要在领导带头上下功夫。首先,要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必须率先垂范、严于律己、做好榜样,带头贯彻执行好各项规章制度。要主动带头学习《廉政准则》等党风廉政法规,了解有关要求和最新动态,做好廉政建设的表率。要在守法的前提下决策,不留瑕疵,既要把事情办成,又不能违法违纪。其次,要洁身自好,干净干事。要把低调做人、清廉做官作为品格导向,不攀比,不张扬,不炫富,不论压力多大,背景多深,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拿,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要把钱用在基础业务建设上,用在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上,用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上,用在改善办公条件上。同时,一定要按财务规章制度、程序和专项要求办事,决不能违反财经纪律乱花钱、突击花钱,更不能用公款为个人谋取私利,这一点,我们必须警醒。

    (二)要在注重实效上下功夫。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的领导责任,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到党的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全局工作中,通盘考虑,统一部署,经常研究、解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落实好班子成员“一岗多责”和任务分解制度,真正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要少说空话,多做实事,真抓实干,确保落实。要把握时局,加强监督。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俯下身子倾听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对有违规违纪苗头的干部,必须及时采取诫勉谈话,通过“拉袖子”早提醒、“驳面子”论危害,促使其及时改正,避免造成不良后果,切不可不闻不问,或视而不见,漠然处之,更不可一推了之。

    (三)要在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上下功夫。纪检监察部门是维护系统党纪政纪的职能部门,纪检监察队伍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中坚力量。一是加强指导,理顺关系。积极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市局纪检监察室要加强对各县(市、区)局、分局、市土地储备中心纪检监察室的业务领导,要帮助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落实反腐倡廉各项任务。各单位主要领导更要重视支持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及时在经费、车辆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要在政治上给予关心,在晋升、评优、奖励等方面,不因“得罪人多”而受冷落。二是建强队伍,提高素质。配齐配强纪检监察队伍,各县(市)局、分局都要成立纪检监察室,各基层国土所(分局)都要设立专职纪检监察员,要抓紧落实此项工作,要把敢于坚持原则、作风过硬、积极进取、有培养前途的干部推选到纪检监察队伍中来,使他们在纪检监察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要积极给他们提供锻炼提高的机会,适时安排参加上级组织的相关业务培训,使他们更加适应岗位要求和事业发展需要,更好地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三是树立形象,甘当标杆。监督者首先受监督,把“正人先正己”作为纪检干部的基本理念来树立,把“自身过硬”作为纪检干部的金字招牌来培养,把“正气、正派、正直”作为纪检干部的基本素养来锤炼,把“讲学习、讲大局、讲创新、讲团结、讲责任、讲纪律”作为纪检干部的职业品质来弘扬,使自身的能力水平不断适应所承担任务的需要。

    同志们,深入推进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务实的作风,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为开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局面作出更大的贡献!(王永章  盐城国土资源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