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区检察院:“微宣传”助推党风廉政教育
近年来,盐都区检察院注重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党风廉政教育的新方法,针对短、快、新的信息便于被干警接受的特点,适时推出廉政“微电影”、“微短信”、“微卡片”、“微窗口”、“微格言”等教育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微宣传”,丰富了廉政教育的内容,拓宽了廉政教育的载体,润物无声、无微不至地传播着廉政文化,全院干警的廉洁自律意识不断增强,全院形成了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 拍摄廉政“微电影”。该院纪检监察部门联合预防科组织拍摄制作了廉政宣传“微电影”《两扇门》、《近墨者黑》,并将此短片张贴在本院内网《廉政文化》栏目供干警观看。二个短片内涵丰富、说理深刻、通俗易懂,告诫全院干警,要时刻提防贪欲膨胀,远离“贪欲之门”和“监狱之门”;谨慎交结朋友,自觉纯洁社交圈、生活圈、娱乐圈。 发送廉政“微短信”。在每年的元旦、春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要节假日期间,该院纪检监察部门通过向干警手机发送廉政短信的方式开展廉政宣传教育,提醒干警在节假日期间“自觉做到不该吃的宴请坚决不吃,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提醒全院干警时刻防范廉政风险,自觉做到自警、自省、自律。
印制廉政“微卡片”。该院纪检监察部门专门印制了高检院《检察人员八小时外行为禁令》、省检察院“六个严禁”宣传卡片,联合控申科、案管中心等窗口部门,主动向有关发案单位、案件当事人和律师等发放,虚心邀请相关单位和人员对干警执法办案行为进行监督,使得办案干警时刻绷紧了廉洁自律之弦,促进了该院干警廉洁公正执法,有力提高了执法办案的群众满意度和社会公信力。 演出廉政“微小品”。该院借助文艺小品的形式,精心组织创作了由本院干警自导自演的文艺小品《送礼风波》,先后参加了全市检察机关文艺调演活动和区委区政府迎新春联欢会演出,受到一致好评。该小品表达了检察干警在查办贪污贿赂案件过程中,秉持办案原则,自觉抵制亲情、友情等社会因素的干扰,切实做到公正执法、不徇私情,维护了检察机关和干警清正廉洁、执法为民的良好社会形象。 开通廉政“微窗口”。2013年5月该院开通了《都检之窗》检察手机报,每月定期向该区60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编撰发送手机彩信。手机报设置了要闻速递、检察动态、廉政建设、检务公开等栏目,在接受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方面打开了一扇对外宣传的“窗口”。今年2月13日,该院为严格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有关案件通报精神,通过《都检之窗》手机报,将高检院有关禁令内容,发送给全区所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监督员,主动邀请全区社会各界人士对该院干警纪律作风情况进行监督。
印制廉政“微卡片”。该院纪检监察部门专门印制了高检院《检察人员八小时外行为禁令》、省检察院“六个严禁”宣传卡片,联合控申科、案管中心等窗口部门,主动向有关发案单位、案件当事人和律师等发放,虚心邀请相关单位和人员对干警执法办案行为进行监督,使得办案干警时刻绷紧了廉洁自律之弦,促进了该院干警廉洁公正执法,有力提高了执法办案的群众满意度和社会公信力。 演出廉政“微小品”。该院借助文艺小品的形式,精心组织创作了由本院干警自导自演的文艺小品《送礼风波》,先后参加了全市检察机关文艺调演活动和区委区政府迎新春联欢会演出,受到一致好评。该小品表达了检察干警在查办贪污贿赂案件过程中,秉持办案原则,自觉抵制亲情、友情等社会因素的干扰,切实做到公正执法、不徇私情,维护了检察机关和干警清正廉洁、执法为民的良好社会形象。 开通廉政“微窗口”。2013年5月该院开通了《都检之窗》检察手机报,每月定期向该区60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编撰发送手机彩信。手机报设置了要闻速递、检察动态、廉政建设、检务公开等栏目,在接受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方面打开了一扇对外宣传的“窗口”。今年2月13日,该院为严格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有关案件通报精神,通过《都检之窗》手机报,将高检院有关禁令内容,发送给全区所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监督员,主动邀请全区社会各界人士对该院干警纪律作风情况进行监督。
推广廉政“微格言”。该院积极打造“廉政文化走廊”,在办公楼内走廊两侧悬挂有关廉政警句格言、名人语录和宣传画,在一楼大厅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上级有关廉政要求和廉政格言警句,使干警通过视觉感受接受潜移默化的廉政文化熏陶;根据每位干警的岗位职责情况,统一制作了廉政格言警示牌,摆放在干警办公桌最显眼的地方,使廉政警示语与干警天天见面;组织全院干警在办公电脑上统一安装省检察院制作的廉政屏保程序,使全院干警眼前常现廉文、胸中常怀廉洁;在食堂墙壁张挂“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等格言标语,提醒干警保持勤俭节约作风;制作年度检察“群英榜”并张贴上墙,宣传干警身边的勤廉典型,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努力营造廉洁从检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