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中汲取力量
硝烟散尽清风扬
——探访“新四军廉政文化旅游专线”
编者按:5月12日起,盐城晚报联合市纪委等部门开展了“硝烟散尽清风扬——新四军廉政文化旅游专线专题采访”活动。盐城晚报青年记者先后赶赴新四军纪念馆、华中鲁艺殉难烈士纪念地、阜宁铁军纪念馆、停翅港军部旧址、芦蒲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三仓烈士陵园、八路军新四军白驹狮子口会师纪念碑、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大纵湖抗战题材影视基地、廉政文化公园、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等地,寻访先辈足迹、传播廉政文化。
值此次活动结束之际,市纪委、市旅游局、新四军纪念馆有关人士,以及本报青年记者,在此写下各自的见解和感受。
新四军纪念馆、廉政文化公园、华中工委纪念馆、阜宁铁军纪念馆、东台三仓烈士陵园……那些我们曾经一一介绍过的景点此时此刻已不仅是一个个单纯的景点,更是历史遗留给我们、启示后人的宝贵财富。
这条由市纪委、市旅游局共同打造的新四军廉政文化旅游线路,通过旅游载体、廉政文化的串联,将盐阜大地历史尘埃掩埋中的廉政清风鼓劲吹起,走的是先烈们曾经迈过的足迹,看的是当年的战火弥漫、硝烟滚滚,传递的却是革命先烈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勤政为民的崇高品质。线路目前年接待量已达到数百万人次,成为当前市内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实践课堂。
硝烟散尽清风扬。盐城,这座从历史硝烟中走出的城市,必将迎面清风、昂首阔步,,吸引更多世人的目光。
此次专题报道,以廉政的角度切入,采取探访新四军廉政文化旅游专线的形式,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今年,新四军纪念馆借助于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实施了新四军与群众路线、新四军与廉政的专题展览,吸引了许多观众。先后有200多单位、近10万人次来到了新四军纪念馆,感受铁军践行群众路线和廉政风范,接受铁军精神的洗礼。
廉政文化旅游专线的探访,深入基层走到实地去探访和寻找,比如东台三仓烈士陵园、芦蒲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等地,寻找众多新鲜的、生动的关于廉政的故事,特别是先烈们为了民主新生,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感人事迹,许多内容有了新的挖掘。所有这些,不仅丰富了我们馆的陈列内容,为我们进一步深入做好红色旅游的工作,带来了很好的启示,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红色旅游工作增添了信心,更重要的是为全社会学习廉政,汲取动力提供了又一重要的实践课堂。
让新四军廉政文化看得见、摸得着
(陆伟 市纪委宣教室副主任)
盐城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通过开设新四军廉政文化旅游专线等活动,深入挖掘弘扬新四军廉政文化,让新四军廉政文化在盐城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这是盐城的责任。新四军廉政文化是新四军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扬传统、艰苦奋斗、严守纪律、反对腐败、爱惜民力”,等等,这些都是新四军留给盐城人的丰富精神财富。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四风”的今天,宣传弘扬新四军廉政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些凝聚于盐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基础之上的新四军廉政文化往往更具有说服力,易于为盐城的广大党员干部所接受。硝烟散尽清风扬,尚德昭廉记心上。相信新四军廉政文化定会在盐阜大地生生不息、发扬光大!
在采访廉政文化的这段时间内,我们走访一个个有故事的地方,就像经历了一段段热血沸腾的往事,看历史图片、读历史资料、听历史故事,感受着铁军精神的清正廉洁。
是的,那时候不像现在,那是物资匮乏的艰难岁月。在采访过程中,听到很多老人说:“那时候穷啊,没有东西可贪。”我以为不然,在吃穿极度缺乏的年代,清廉更是一种对人性的考验,那时候不是没有人贪,而感受着铁军精神的清正廉洁。凡只要有一丝违规,新四军那钢铁一样的纪律绝不手软,都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这代价往往是生命。
严格的军纪和干部自身的自律,让清风在新四军的队伍中轻扬,那段往事变成现在脍炙人口的佳话,那是群众对清廉官兵们的褒奖。以史为镜,当年的廉政风气如今同样必不可少,历史不可复制,但历史总有规律,廉政之风就是一个能够赢得民心的历史经验。
我们为什么要沿着新四军在盐阜大地上的足迹,重新走一遍?这是我参加这次采访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名青年记者,每天接触到大量信息:公、检、法等执法部门时时要面临权利的考验;老百姓对乡镇基层干部办事流程和结果有诸多疑问和不满;政府为民办实事,但却面临部分市民不买账……
参照一下新四军生活在盐阜大地的那些岁月,回顾一下我们采访的对象,从1942年7月颁布的“贪污额超出500元以上者处死刑”,到鲁艺殉难烈士许多是大城市富裕家庭走来的青年……太多的军民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这些“廉政”故事说起来似乎很大、很远,其实却很小、很实、很近。当时的他们,也可以是现在的我们,我想这中间只是缺少了一点信任,一点体贴,和一点宽容。
说起新四军,我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就是“铁军”这个词,作为本地人,我自认对这支有着钢铁般纪律的军队很了解,但是通过此次新四军廉政文化系列采访,我发现我对新四军的了解并不够深。
为了探寻新四军在盐城的踪迹,我先后前往射阳县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阜宁县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东台市三仓烈士陵园三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我发现,这三处的老百姓至今说起这支“铁军”,仍赞不绝口。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从严治军、清廉自律这些词是采访中我最常听到的对新四军的评价。也正是这些评价让我更加了解新四军,了解那个硝烟散尽、清风飞扬的年代。
“新四军廉政文化旅游专线”采风活动落下了帷幕,我们采访了当年历史的见证者,聆听了革命先烈的红色故事,一路追寻新四军当年在盐城的廉政足迹。“公生明,廉生威”,新四军用行动践行着“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为人民服务”这些理念,在老百姓中树立起崇高的威望,依靠人民的力量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时代虽然在向前发展,但是社会风气浮躁、干群关系问题突出,要让廉政之风沐浴大地,我们需要做到以史为鉴、以民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