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县建立“三项制度”密切联系群众
8月18日上午,阜宁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三环节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要求,决定建立健全民生直通车、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便捷沟通方式等三项制度,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畅通民意渠道,倾听民众呼声,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是民生直通车制度。由该县纪委牵头,按照县直每周1场活动,镇区、街道每周2场活动的要求,将活动安排在《阜宁日报》、广播电视、政府网站等媒体上公布,安排县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到车站、广场、小区和镇区、街道、农村、集市等城乡人员密集场所,公开摆摊设点,接受群众咨询投诉,现场解答群众疑问,解决群众就学、就业、就医、土地流转、拆迁安置、环境保护、劳动保障、社会救助、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事项,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是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常态化、规范化和机制化建设,通过面对面了解群众诉求、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困难、全力化解矛盾。在接访方面,全体县委常委、副县长每天轮流到信访局接待信访群众;各镇区、街道和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每周安排1天接待信访群众,每天有科级以上干部定点接待信访群众。在下访方面,全体县委常委、副县长每周不少于1次到挂钩镇区、街道或分管部门接待信访群众;各相关部门和镇区、街道“一把手”,每天主要工作时间用于群众工作;对34个薄弱村,由挂钩负责的县部委办局派1名副职领导带领3人小组进驻;所有镇区、街道科级干部、挂片包村干部全天候沉到农村一线,走访群众、听取民声、排查问题、化解矛盾。
三是便捷沟通方式制度。通过主要媒体向社会公布全体县委常委、副县长,镇区、街道和各个部门党政“一把手”的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保证与群众的联络畅通。倡导群众首先向县委书记、县长热线(87222000)、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社会托底救助平台(12345)和网络发言人公共服务平台(http://wlfyr.funing.gov.cn)反映问题,引导群众逐层逐级反映问题,鼓励群众多采用发送短信方式反映问题。各级领导要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对群众反映问题的电话短信,做到热情回应,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