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膺办案“死不旋踵”
李膺,字元礼,东汉颍川襄城(今属河南)人,屡官至河南尹、司隶校尉,长乐少府。为人疾恶如仇,廉正刚直,后死于“党锢之祸”。其人虽殁,其志犹存。
李膺生活于东汉王朝后期,王室衰微,大权旁落于外戚、宦官之手。越是后来,朝政越是腐败,宦官集团大权独揽,赃官污吏横行州郡,致使民不聊生,铤而走险。面对残酷的现实,李膺不避权势,以匡正时俗为己任。延熹二年(159年),李膺出任河南尹,得知宛陵人羊元群以贪赃巧劫满载而归,决定依法追究,不料由于羊元群向宦官行贿,李膺反而被降职充当苦役,后经司隶校尉应奉奏于桓帝(146~167年在位),李膺才得免刑。
李膺为司隶校尉时,大宦官张让的弟弟张朔在野王(今河南沁阳)令任内贪残无道,甚至杖杀孕妇。张朔害怕李膺纠查而逃入京城的哥哥家,藏在大木柱里。李膺得知案情,亲自带领吏卒冲入张让家,劈开大柱,捕获了张朔,经审讯属实,马上依法将张朔杀了。桓帝听张让诉说以后,诏令李膺入殿,诘问他为什么不经奏请就先行斩决。李膺说:“我到任已经十天了,生怕自己因拖延和积压案件而得罪,想不到却得了办案快的罪名。我自知死期就在眼前,但我不会退缩害怕,请皇上特准宽限五天,让我把那些首恶元凶的案子办完,再回来受刑不迟。”桓帝虽然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但到底还是说了公道话,他对张让说:“这是你弟弟罪有应得,司隶校尉有什么过错呢?”打这以后,那些大大小小的宦官们都垂头丧气,不敢随便再出宫门。桓帝奇怪地追问缘由,宦官们叩头哭着说:“我们畏惧李校尉呀!”(张兴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