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工作偶得:用群众之眼监督公款吃喝

  今年7月,区纪委收到一封举报信,反映某中学校长邓某公款大吃大喝等问题,虽寥寥数语,但时间明确、情节具体,还具实名和联络方式。
  
  请示委局领导后,我们随即成立了调查组,并启动直查快办程序。
  
  我们首先来到了邓某所在单位,重点对该单位的“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展开调查。
  
  在翻看账本中,两笔以开展教研活动名义、发生在2013年7月的接待费用票据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其中一笔2330元,另一笔823元,均为在市区某饭店的用餐消费。调查组随即分成两组,一组与邓某核实票据使用情况,另一组到进修学校进行外围调查。
  
  “请你解释下这两张票据使用情况!”我当面质问邓某。
  
  “这是进修学校来调研的公务接待餐费。”邓某答道。
  
  “调研怎么会放在暑期呢,况且你单位在郊区,怎么跑到市区接待?”
  
  “临时安排,市区方便。”邓某的回答听起来并无破绽。
  
  正在询问之时,另一调查组传来消息,确认进修学校并无相关的教研计划和备案资料。

  “别撒谎了!进修学校并没有到你这儿调研!”调查组另一名成员厉声说道。
  
  邓某自知纸包不住火,随即交代了问题。
  
  经查,2013年7月,邓某借开展教研活动名义在市区违规公款接待。经区纪委常委会研究,依据相关规定,决定给予邓某党内警告处分,接待用餐费用3153元由邓某负责追回并上缴有关部门。
  
  惩处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通过对邓某发案原因进行剖析,我们认为除了邓某自身的原因外,更为关键的是邓某所在单位“三公”经费不够公开透明,导致权力缺乏监督,吃喝歪风蔓延滋长。
  
  因此,我们责成邓某所在单位限期整改、建章立制,加大“三公”经费支出公开力度,接受群众监督,看紧公家的“钱袋子”。同时,我们还要求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三公”经费规范公开办法,在全区执行。
  
  此后,在历次的明察暗访中,我们均未发现此类违规公款接待的问题,全区公款吃喝的歪风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此次邓某案件的查处,让我深有感触:要从根本上刹住公款吃喝歪风,在不断加大查处力度形成震慑的同时,还要建立“三公”经费规范公开的长效机制,借群众之眼,发挥群众的监督力量,将“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晒在阳光下,让公款吃喝歪风无处遁形,有效遏制舌尖上的腐败。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