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黄海廉潮

规范权力 精减事项 提高效能 我市权力减法换来活力加法


    振奋精气神,改革再发力。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审批权力事项进行大清理,通过取消、合并、调整管理等方式,使审批环节“瘦身”、审批时间“缩水”、审批效能“提速”。行政权力的减法换来了市场活力的加法,截至10月底,全市新发展八大类创业主体48200户,同比增长34%,产业发展土壤进一步厚实,有力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精简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91项,精简率75%;市级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时限从170天压减到34天;全面推行容缺预审制度,办理容缺预审项目434个,平均提速30天以上……近3个月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我市各牵头部门以改革创新的勇气,用市场化的方式破除各种难题,集中开展了清理规范行政权力、精简下放审批事项、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开放规范中介市场、加强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等重点改革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日前,市国投置业有限公司的吴旻来到市政务服务中心,领取项目规划许可手续,整个审批过程只用了1个工作日。吴旻有些惊讶:“这项审批不是要几个月吗?”市发改委行政许可处处长许宁峰笑着解释:“以往的审批模式,一趟下来是要几十个工作日。现在实行‘容缺预审’,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各部门的前置审批可以同步进行,审批时间自然缩短了。”

    “以前跑项目审批,不仅要跑多个部门,还要跑一个部门的多个处室。”跑了多年项目审批,吴旻心中有苦说不出,“有的窗口人到权不到,层层审批、多头办理,窗口就是个摆设。”

    针对原来审批体制之弊,我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该下放的权力下放到位,该简化的审批前置条件、申报材料简化到位。”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书勤语气坚定,“要求一个窗口对外,实行处长坐班。一般程序性事项由许可处长直接签批;不能签批的,要内部网上审批,坚决杜绝窗口受理、后方审批‘两头跑’现象。”

    最近,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对市级行政审批项目进行梳理,共排出661项,以“盐城市市级行政审批项目清单”的形式,向社会发布。清单上,明确列出审批部门、权力编码、项目名称、承诺时限、项目类别。张书勤说:“661项审批事项,每一项都有法可依。”

    我市相关部门着力做好“顶层设计”,加大行政审批事项“减、转、放、免”力度,构建统一政务服务网、四级便民服务网和统筹协调的联动推进网络,大幅度提高审批工作效率。通过取消、暂停、合并、精简,做到真放权、放实权、放活权。经过审核确认,市57个部门原有行政许可事项302项,仅保留155项,加上市级部门新增行政许可事项20项,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现有175项,且保留的175项除法律法规规定由设区市主管部门行使外,基本实现了市县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