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宣教工作从彷徨到投入
一天,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扬起稚气的小脸问我:“爸爸,你是做什么工作的?”记不得当初是怎么回答他的,但是儿子的问话却勾起我对工作的回顾。其实,2009年进入市纪委宣教室,从科员到副主任再到主任,自己就常问自己同样的问题,以时时校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和目标,努力追寻一种成就感。思想决定行动。一路走来,从最初的彷徨到如今的投入,内心也是几度挣扎,随着工作的深入和认识的深化,青涩逐渐隐去,决心和信心已然树立起来。
宣教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就如一位上级领导所说的“没深没浅、没边没沿”,它不像查办案件、监督检查等工作那样直观、直接,干完就有成果,就会有一种踏实感、成就感。正因如此,工作之初,也曾彷徨过、困惑过。记得曾经举办过一次廉政书画展,并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参观。我陪同观展时,听到有的党员干部小声嘀咕:“举办这些活动有什么用,一个干部看了以后就不会腐败了?尽搞些形式主义。”当时听了以后,内心很不是滋味,为办展的辛苦忙碌感到不值得,甚至一度质疑宣教工作,滋生出逃离的想法,工作的积极性也打了折扣。
“我的职责是什么?”面对工作的无力感,我数次自问;“人总是要干点实事的。”有了这一坚定的回答,我重新审视宣教工作,审视自己的内心,端正工作态度,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宣教工作中,继而对宣教工作有了新的领悟和认识。去年,我市开展涉农资金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我参与其中负责对外宣传。炎炎酷夏,20多名办案人员走基层、访农户、查档案,细致核查每一笔可疑资金的去向。当村民从办案人员手中接过被贪污截留的补助款时,朴实的话语里有道不尽的感谢。我感受着并感动着专项行动中亲历的一幕幕,驱使着我真实记录专项行动背后的艰辛和不易,并加强宣传推介。所撰写的文章被上级纪委主要领导作出肯定性批示,并在相关媒体刊发,受到关注和好评。广大干部和群众借以加深对我们工作和干部的认识,增强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自己也从中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成就感,对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人生紧要处只有几步。如果有人能够经常提醒我,我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我愧对党组织的培养……”曾经翻看一名被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写的忏悔书,我看到这样一段话。的确,一个人走向腐败,仅在一念之差,如果能经常拍一拍他的肩膀、拉一拉他的袖子,他也可能不会走向腐败的深渊。任何党员干部都需要时时被提醒、经常受教育,以培育壮大“廉”念,坚决摒弃“贪”念,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工作做扎实了、入脑入心了,就会使党员干部不想腐,工作虽然不显山不露水,但却能于无声处听惊雷,教育挽救一批干部。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意义重大,最紧要的是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引起党员干部心底的共鸣,真正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防线。思想上的误区解开了,工作积极性也有了。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既常态开展廉政教育活动,润物无声,又强化警示教育和廉政谈话提醒,当头棒喝,力求有声有色、久久为功。
我深感宣教工作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虽不能立竿见影、毕其功于一役,但投身其中,以开明开放心态宣传纪检监察工作,揭去神秘面纱,以抓早抓小意识强化廉政教育,防微杜渐,忙碌并充实着。宣教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将忠诚履行职责,努力前行,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山东省即墨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