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爆“重料”前总理涉腐遭软禁
哈萨克斯坦国家反腐部门11月19日说,前总理谢里克·艾哈迈托夫涉嫌腐败,根据法院命令被软禁。
艾哈迈托夫由此成为哈萨克斯坦近10年来首名面临刑事指控的前总理,也是因贪腐“落马”的最高级别官员。过去几年,包括环境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统计署署长、国防部装备总局局长、防空部队副总司令等一大批位高权重的官员因涉腐而受到惩罚。
潜在总统候选人落马
哈萨克斯坦国家公务员事务和反腐败局说,当局在对卡拉干达州一些前行政长官涉嫌违法的调查中,发现了艾哈迈托夫涉嫌腐败的线索。
TengriNews新闻网站报道,卡拉干达州前州长包尔然·阿布迪舍夫和州首府卡拉干达市前市长梅拉姆·斯马古洛夫因涉嫌卷入当地冶金行业腐败案,今年秋天被逮捕。现阶段,当局已对两人以及卡拉干达州一些企业家提出指控。
反腐败局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官员说:“在这些案件中,谢里克·艾哈迈托夫也受到指控。卡拉干达市一家地区法院批准,对他采取审前限制措施,那意味着软禁。”这名官员没有提供更多细节。
艾哈迈托夫现年56岁,出生于卡拉干达州的铁米尔套。他2006年被任命为哈萨克斯坦交通和运输部长,2009年3月出任副总理,同年11月任卡拉干达州州长。2012年1月,艾哈迈托夫被任命为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同年9月出任总理。今年4月,他卸任总理并出任国防部长,10月去职。
艾哈迈托夫一度被视作潜在的总统候选人之一。
欧亚新闻网评述,艾哈迈托夫的政治生涯始于卡拉干达州。在他2009年至2012年任州长期间,阿布迪舍夫任卡拉干达市市长。这意味着,两人是政治盟友。哈萨克斯坦的一些评论人士先前说,对于卡拉干达州腐败案,艾哈迈托夫很可能难辞其咎。
艾哈迈托夫“落马”或早有迹象。今年10月,就在他出任国防部部长仅6个月时,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解除了他的职务,代之以阿斯塔纳市时任市长伊曼加利·塔斯马加姆别托夫。
纳扎尔巴耶夫没有说明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但一些分析人士和消息人士认为,这包含两方面因素:一方面,面对乌克兰危机,哈萨克斯坦同样感受到压力,可能是想借助塔斯马加姆别托夫的能力加强对军队的管控;而另一方面更令人信服的推测是,卡拉干达州腐败案可能牵扯到艾哈迈托夫。
俄罗斯中亚问题专家阿尔卡季·杜布诺夫告诉俄罗斯《独立报》:“艾哈迈托夫面临困难处境。前州长包尔然·阿布迪舍夫因腐败正接受调查,这一案件的责任被归咎于艾哈迈托夫。自艾哈迈托夫升任总理、阿布迪舍夫出任州长以来,阿布迪舍夫被视作艾哈迈托夫的门徒。”
对于涉嫌腐败和遭软禁,艾哈迈托夫方面暂时没有做出回应。
在哈萨克斯坦,腐败已成为社会问题,可以说触手无所不及
其实,艾哈迈托夫涉腐只是哈萨克斯坦腐败现象的冰山一角。媒体评述,在哈萨克斯坦,腐败已成为社会问题,可以说触手无所不及。
哈萨克斯坦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协会先前针对3000多名哈萨克斯坦人所作的调查显示,大约72%遇到过腐败情况。结果还表明,海关和税收官员、警察、医疗工作者和法官是受贿最严重的群体。另外,扎纳苏青年倡议中心收集的数据显示,教育系统的腐败现象也非常普遍。接受调查的2000名学生中,42%称曾行过贿,58%认为分数可以买卖。
今年4月,哈萨克斯坦教育和科学部副部长塔吉尔·巴雷克巴耶夫说,高等教育系统是哈萨克斯坦三大最腐败的产业之一。这一产业的灰色经济价值每年约为1亿美元。平均来看,每学期末,学生们要花5万坚戈(约合275美元)贿赂教授才能通过期末考试。
按照一些观察人士的说法,卖官被视作哈萨克斯坦最赚钱的生意之一。被用于买卖的不仅是高官位置,一些低级别的职位同样待价而沽。尤其是执法、行政等部门一些“位低权重”的位子,格外受欢迎。
哈萨克斯坦官方通讯社Kazinform先前报道,南哈萨克斯坦地区当局一名人力资源官员以5万美元价格卖掉一个低级别职位,遭逮捕。这家媒体评述,低职位的售价尚且如此贵,高职位更是不言而喻。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2年,因安排工作收受贿赂而被立案调查的至少有21起案件。另外,据信有相当数量的类似“交易”没有被发现。
哈萨克斯坦公民联盟近期发布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对全国范围内1400人的调查中,49.2%认为哈萨克斯坦的腐败水平高。其中,被视作腐败程度最严重的地区包括阿拉木图、阿斯塔纳和阿蒂拉乌等。哈萨克斯坦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协会女主席巴希特扎马尔·别克图尔加诺娃说,“腐败已成为哈萨克斯坦人心态的一部分……人们把腐败当做解决问题的一种非常便利的方式”。一份2013年《腐败感觉指数》显示,哈萨克斯坦在受调查的177个国家中廉洁程度排第140位。
当然,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因贪腐而栽跟头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也不在少数,一些人被判处长期监禁。今年10月,哈萨克斯坦边防部门主管朱拉马诺夫涉嫌滥用职权遭拘押;同月,哈萨克斯坦农业部前副部长奥米拉耶夫因收受10万美元贿赂,被判处10年监禁;今年7月,哈萨克斯坦监管垄断的部门主管穆拉特·奥斯帕诺夫涉嫌收受20万美元贿赂被逮捕。
其他落马的“大老虎”还有:2013年年初,哈萨克斯坦国防部装备总局前局长阿塞诺夫遭逮捕,他涉嫌收受20万美元贿赂,对乌克兰一家企业在修理“安-27”型飞机过程中曝出的问题听之任之;2009年6月,哈萨克斯坦环境部部长伊斯卡科夫因挪用公款出庭受审;哈萨克斯坦国防部前副部长迈尔马诺夫因军事装备采购事宜涉嫌腐败、给国家造成大约8200万美元损失,2009年遭拘押。
打响最严格、决定性的反腐战
对于腐败的危害性和严重程度,哈萨克斯坦政府有着清醒的认识,已建立起多管齐下的反腐长效机制。
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说:“腐败威胁着我们国家的发展、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我们将打响最严格、决定性的反腐战……对任何腐败现象零容忍,这一点必须根植于公众的意识中。”
要打击腐败,必须严格立法。哈萨克斯坦1998年出台《反腐法》,要求政府每五年制定一次系统的国家反腐计划。现阶段,哈萨克斯坦正在执行的是《2011至2015年国家反腐计划》。这一计划的主要措施包括增加政府决策及政府采购活动透明度、鼓励民众参与反腐、建立监督政府预算支出的社会监督机制等,要求各层级部门必须贯彻落实。
近期,哈萨克斯坦执政党“祖国之光”人民民主党政治委员会扩大会议通过了2015至2025年反腐方案。纳扎尔巴耶夫要求这一委员会与政府在一个月内制定出方案的具体执行办法。
接见哈萨克斯坦总检察长道尔巴耶夫与国家公务员事务和反腐败局局长凯拉特·科扎姆扎罗夫时,纳扎尔巴耶夫说,这两个机构应与“祖国之光”人民民主党一起,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以反腐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他说:“2013年,我们在反腐领域取得一定成就,我们修订相关法规,严厉打击官商勾结、以权谋私的违法行为。对腐败人员,无论何人,无论其职位高低……一律追究责任。”
为落实反腐,哈萨克斯坦政府成立一系列机构,监督公务人员,打击腐败行为。这其中包括直属纳扎尔巴耶夫的“打击腐败和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国家委员会”、“打击经济犯罪和腐败署”以及隶属政府各部门的常设纪律委员会。而且,各级地方政府还成立由护法机构和检察院组成的协调委员会。
Kazinform通讯社报道,哈萨克斯坦2013年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担任公职期间,下属因腐败获刑,上级应引咎辞职。科扎姆扎罗夫今年10月说,这一规定应该被明确写入法律,“下属涉嫌腐败获刑,其直接领导将被开除公职”。
另外,为加强政府部门内部监管,哈萨克斯坦政府采取把中央政府部分职能下放到地方政府和私营部门、政府职能部门提供一站式服务、政府采购活动电子化等一系列措施,并且建立国家工作人员及配偶收入申报制度,制定公务员道德规范,以加强公职人员的廉洁自律。
民众是反腐的重要力量,哈萨克斯坦政府呼吁民众积极参与打击腐败。政府在打击经济犯罪和腐败署设立热线电话,鼓励民众举报腐败行为,并且建立公众对政府部门腐败程度年度评价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保障政府外部监督渠道畅通。
驻阿拉木图的新华社记者周良介绍,在立法和行政框架之外,“祖国之光”人民民主党设立了独立于党派的反腐社会委员会,成员来自各政党、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及媒体。该委员会一旦获知反腐线索,将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办理。对于揭露腐败的媒体记者,该党还会颁发“最佳反腐文字记者”、“最佳反腐电视记者”或“最佳反腐摄影记者”等奖项。
不过,一些观察人士警告,鉴于腐败的普遍性和复杂性,哈萨克斯坦的反腐斗争仍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