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史海钩沉

两袖清风话慎独

 于谦,字廷益,明朝名臣。他在没有调入京城前,一直担任地方官员。他以身作则,为官清廉,坚决禁止受贿、贪赃。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他作威作福,以权谋私,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否则,人家会对你有看法,还会找你的麻烦的。”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风趣地说:“只有清风!我当官是为国为民,不是为了某一个人。只要我为官清廉,认真做事,又何需担心他人?”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对于谦廉洁品行的高度概括,也是极高的评价。他对同僚劝导的潇洒一笑,笑出了他的无私心底,坦荡胸襟。在物欲横流的封建时代,于谦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实在难能可贵。封建时代官吏尚且有这样的境界,那么,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更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要将廉洁看作是一种境界、一种修养、一种对自我的约束。要做到“慎独”。谨防自我放纵。
  什么是“慎独”?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党员干部必须不管在公开场合、集体活动时,还是在有人监督和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按章办事,严格要求自己。时刻警醒自己不要有任何越轨的举动,真正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要看牢自己,不为贪欲所害。在利益面前要知足,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能生“红眼病”,不能贪得无厌,不能看到人家发了财就心态失衡、看到人家职务升迁就心情失落、看到美色就行为失控。要以坚强的党性、高尚的道德、高雅的情操,遏制贪欲,管好自己。
  于谦“两袖清风”的佳话早已名垂青史。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赋予“两袖清风”新的内涵,使“两袖清风”成为自己廉洁从政的座右铭。(张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