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最大国企暗藏腐败恐牵连总统
巴西石油公司(以下简称“巴油”)是巴西石油行业垄断国企,也是南美市值最大的企业。如今,这家重量级企业却陷入一股腐败漩涡:巴西检察机构2014年12月11日宣布,就巴油腐败案对35人提起指控,包括数家巴西最大建筑工程承包商的高管。
这些承包商涉嫌贿赂巴油官员并协助后者向执政党提供政治献金,涉案金额数以十亿美元计。一些巴西媒体用“巴西史上最大腐败案”形容这一丑闻。
这股腐败漩涡不仅牵扯了商人,还将数十名巴西政界人士拉下水,并可能连累刚刚开始第二届任期的总统迪尔玛·罗塞夫。
行贿“俱乐部”
巴油是巴西最大的国营企业,公司领导层多由政府安排。它是圣保罗股市当仁不让的“龙头老大”,其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大盘走势。
巴油的办公大楼坐落在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市中心,这座外观如同转动魔方的大楼曾是许多巴西人梦想的工作地点。不过,由于巴油2014年曝出特大腐败丑闻,人们近来唯恐避之不及。
2014年年初,有媒体爆料称,巴油前高管涉嫌洗钱和隐匿外汇,金额可能高达100亿雷亚尔(约合37.52亿美元),引起巴西联邦警察的注意。
3月,联邦警察在巴西利亚联邦区和另外6个州展开代号为“洗车”的专项行动,逮捕专门为巴油从事黑市外汇交易的掮客阿尔贝托·尤塞夫。几天后,巴油供应部门主管保罗·罗伯托·科斯塔落网。
科斯塔被捕后与检方达成认罪协议,供出多名涉腐巴油官员和建筑承包商,牵出一个所谓的“行贿俱乐部”。
据科斯塔招供,巴油和奥亚斯建筑公司、小门德斯公司等9家建筑工程承包企业达成垄断协议,巴油向承包商支付超出实际的费用,交换条件是承包商提供回扣。
2014年11月中旬,警方逮捕了21名嫌疑人,除巴油高管,还有加尔旺工程建设公司油气部门主管埃尔顿·丰塞卡。丰塞卡交代,在科斯塔和尤塞夫威胁下,他曾向贪腐集团行贿至少500万雷亚尔(约合187.5万美元)。
随着案件调查进一步深入,巴西南部巴拉那州联邦检察官办公室2014年12月11日宣布,对35人正式提起指控,罪名包括腐败、欺诈和洗钱。
其中22人是巴西6家最大建筑工程承包企业的高管,职务包括董事会成员和副总裁。如果罪名成立,他们面临超过20年监禁。
起诉书说,这些工程承包商以回扣换取与巴油合作的合同。合同金额通常远高于实际价格,而他们向巴油高管提供的回扣约为超额部分的1%至5%。承包商还借空壳公司与巴油签署虚假合同,协助后者洗钱。警方估计,洗钱金额总计约38亿美元。
检方说,正在试图追回4.48亿美元的赃款。
承诺将彻查
目前,巴油腐败案由擅长处理白领犯罪案件的巴拉那州联邦法官塞尔吉奥·莫罗审理,预计2015年8月结案。
巴拉那州联邦检察官办公室说,2014年12月11日遭指控的企业高管只是“第一拨”,还有更多巴油官员和承包商可能面临指控。
巴西总检察长罗德里戈·雅诺特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这只是调查的开始,我们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他指责遭指控者“窃取巴西人的骄傲”,承诺检方将对这一复杂案件展开“冷静公正而又坚定彻底的调查”。
雅诺特还呼吁撤换巴油领导层,严惩所有涉案者。“巴西社会期待能对这类违法行为展开最完整、彻底的调查,对所有不法者施加处罚。”
2014年12月15日,巴油前国际部门主管内斯托尔·塞韦罗遭起诉,罪名是从2006年至2012年受贿和洗钱;16日,检方要求里约热内卢法庭批准冻结数名巴油前高管的资产,包括前服务和工程部门主管雷纳托·杜克以及2005年7月至2012年1月任巴油首席执行官的何塞·塞尔希奥·加夫列利。
从国企龙头老大到腐败象征,近几个月来,巴油名誉扫地。总统罗塞夫近日强调,巴油丑闻可能会“永远改变巴西”。她说,此事将成为巴西的象征性案件,
“希望从此巴西的腐败案件数量能减少”。
如今,巴西舆论界也在持续关注这一腐败窝案的调查进展。
《经济价值报》2014年12月12日披露,巴油领导层早在2009年就对腐败“俱乐部”有所耳闻。当时,公司高管维尼亚·韦洛萨·达丰塞卡提出内部举报,一些合同交易额超出正常范围,但巴油领导层并没有对此采取措施,反倒不久后将达丰塞卡调至新加坡分部。
政界受牵连
根据警方掌握的线索,巴油通过各种手段向供货商和承包商索贿,除高管个人受贿外,还将贿赂款作为政治献金使用。
巴西主流周刊《阅读》2014年9月初披露,已被捕的巴油前供应部门主管科斯塔在认罪协议中指认,超过30名国会议员涉案,其中有人曾任州长和部长,就连巴西社会党推举的总统候选人、2014年8月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的爱德华多·坎波斯也与此案有牵连。
科斯塔宣称:“每天都有政客来敲我家的门。”
检方认为,巴油涉嫌与承包商串通,采取高价购买和资金转移的方式,向包括现执政党劳工党在内的政党提供政治献金,是一种“系统性行为”。巴拉那州联邦检察官德尔坦·达拉诺尔说:“这些人腐蚀的不仅是巴西石油公司,还有其他公共机构,他们应该坐牢。”
对此,劳工党主席鲁伊·法尔康2014年11月底郑重宣布,一旦该党成员被证实卷入巴油腐败案,他们将被毫不留情地开除出党。
巴西检方定于2015年初就政坛官员涉案情况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按路透社的说法,在巴西,只有最高法院才有权审理民选的政府官员。
另有媒体担心,巴油腐败案会对刚刚开始第二届总统任期的罗塞夫产生不利影响。
罗塞夫2003年至2010年曾出任巴油董事局主席。路透社报道,罗塞夫掌管巴油期间,劳工党和执政联盟其他党派据信获得超过100亿雷亚尔的献金。
另有巴西媒体指出,一般而言,巴油董事会不会插手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一年难得开几次会,但可以拿到一笔可观的额外薪水,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执政党向本党和友党人士“发红包”的一种形式。
不过,罗塞夫本人否认自己牵涉或知晓巴油的腐败行为。在2014年的总统选举中,反对党候选人一度借巴油腐败案对争取连任的罗塞夫发难,以至于她在电视辩论中强调:“这是诽谤,我要用法律武器保护名誉。”
收购引质疑
在巴油腐败案中,巴油2006年对美国一家炼油厂的收购交易颇为引人关注。
这家位于美国休斯敦的炼油厂此前几经转手,2004年卖给比利时某家石油公司时只要价5000万美元。仅两年后,巴油的收购价竟然高达近10亿美元。
另据巴西新闻周刊《瞭望》披露,已被捕的巴油前供应部门主管科斯塔承认,公司收购美国炼油厂时,他个人受贿150万美元。然而,巴油高价收购美国炼油厂,恰恰发生在罗塞夫任董事局主席期间。巴西在野党社民党参议员阿罗西奥·努内斯认为,尽管罗塞夫本人可能与腐败案没有直接关联,但她对此负有连带责任。
不过,巴油前董事局成员法比奥·巴尔博萨近日出面澄清,罗塞夫当时在审阅巴油收购美国炼油厂的可行方案时曾认为方案“不完整”、“存在问题”,但其他董事纷纷倾向于加速并购,认为这有利于巴油的全球战略布局。最终,这一方案在董事会上得以通过。
美国亦调查
受腐败案影响,巴油股票价格最近一个月来持续下跌。2014年12月13日,巴油再度推迟公布公司第三季度财报。
美国金融机构摩根士丹利估计,腐败案将使巴油损失最高210亿雷亚尔(约合78.7亿美元)。假如所有损失计入2014年的账目,持普通股的股东将无利润可分。
另外,牵涉此案的承包商可能被禁止参与政府工程项目投标,进而导致巴西不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难以完成。
由于腐败案涉及美国的炼油厂,美国司法部已对巴油展开刑事调查;因巴油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巴油展开了民事调查,以核实巴油是否违反“海外反贪污行为法”,通过海外联营公司或代理人向美国官员行贿。
巴西总检察长雅诺特说,他们将于2015年1月派人前往美国,配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美国司法部的调查。
如果受贿属实,巴油将在美国面临最高200亿美元的罚款,其高管也有可能在美国服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