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忏悔录

“一步一步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甘肃省陇南市政协原副主席任登宏忏悔录


    【案情简介】任登宏,甘肃省陇南市政协原副主席。自2002年初至2007年初,任登宏在担任陇南市礼县县长、县委书记和陇南市政协副主席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非法多次收受他人所送款物共计人民币近140万元;任登宏另有130余万元和部分金条等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2009年1月,任登宏因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20多年来,我由一名教师到进入行政机关工作,从副科级、正科级干部到副区长、副县长、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再到市政协副主席。一路走来,一路汗水,一路光环。这些光环和待遇得益于党组织的精心培养,得益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信任。然而就是在这些光环下,自己放松了学习和思想上的改造,淡化了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忘记了农民本色,扭曲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没有经受住权力与金钱的严峻考验,一步一步地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就是我的人生轨迹:农民—教员—干部—领导—罪人。真是己之所为,人之所叹,人之所弃,人之所恶,人之所憾。

    把学习当成应付差事

    平时看书学习很肤浅,没有按照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所要求的标准去学习,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学得不深不透。把学习当成应付差事,走过场。当县委书记时,每年我和各单位都要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书。但只知道检查别人,未能对照检查自己本身。自己平时看的反腐倡廉的案例也不少,就是没有对照自己检查和反省,没有通过学习来清洗自己的大脑,武装自己的大脑,做到警钟常鸣。古人讲吃亏是福、平安是福的道理忘记了。父亲生前教导我的“宁给后人留书,不给后人留金”的话语也都置之脑后。正是由于自己放松了学习,从而思想下滑,也就形成了走向犯罪的思想基础。

    对腐败行为见怪不怪

    放松学习是淡化信念的基础,而信念一旦走偏,那么就很容易走向犯罪。这些年,社会上存在着一些消极腐败的现象,加之我身边不少有点实权的大小人物都在捞钱,就像有些人形容的那样,“无官不贪、无官不腐”。看到这些,我错误地认为“腐败已经成为不治之症”,否则,为什么反腐败越反越多,甚至越反越大,如陈良宇、王怀忠等人。与他们相比,自己的这点腐败又算得了什么?正是由于这种消极腐败思想的影响,我对腐败行为思想上麻痹了,行为上见怪不怪了,逢年过节大家送的钱财也就自然不自然地收下了。

    送红包成了社会潜规则

    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记得前些年,逢年过节,亲朋好友、下属同行之间互相走动拜年,也就送点食油大米、土特产品。后来,发展到送中档烟酒,再后来变成高档烟酒,偶尔也有送红包的,但是钱的数目不大。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送红包成了一种风气,钱的数目也越来越大。大家都心照不宣,过年送红包成了社会的潜规则。所以一到春节,家里就有难以挡驾的拜年者,少的送500元,多的2000元,再多的5000元到1万元。拜年由送物变成了送现金,这一变就变出了问题,变了性质,变出了底线,原则就这样被突破了,年复一年,家庭的现金收入也就逐年增多。不知不觉中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自满骄傲让我飘飘然

    几十年来,由于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不管在哪个岗位上工作,我都很珍惜,都很卖力。在具体工作中,一直遵循“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莫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的古训。对人民的事业从来没有懈怠过,有人说“十个百姓说你好,不如一个领导说你好”,我的观点是先让百姓说你好,后让领导说你好。所以每到一地,工作面貌均有所变化,百姓的反映很好。尤其主持礼县的全面工作后,面貌巨变,倍感欣慰。所以在这种环境下,自己觉得飘飘然,骄傲了。认为,我只要把大多数百姓的事情办好,腐败一点又何妨。这种思想实际上是一种只要经济发展了,腐败一点算什么的思想。

    我的教训是惨痛的。“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些警言在我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愧对这些年党组织对我的精心培养,愧对人民对我的支持和厚爱,愧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谆谆教诲,愧对妻子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现在,只有坦白交代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全部的法律责任,争取法律的宽大处理,才是我惟一的选择。

    【编者点评】前些年,节日期间带有行贿意味的送礼多了起来,有些领导把接受“红包”礼金看作是一种简单的人情往来,是“小节问题”,公众也有一定的认同心理。其实,领导干部不是不知道这样收礼的后果,但面对钞票往往心存侥幸,看不到也不想看到必然败露的一面,结果节日的礼是越收越大。节日送“礼”,贿赂搭车,必然会被“送”进牢房。须知,手莫伸,伸手必被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