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车时,教练一上车便对我说:“这是刹车,这是油门。记住,学会刹车你才能更好地开车。”
车子跑得快靠加油门。车子跑得安全靠踩刹车。这一动一静,蕴含着生活哲理。日常生活何尝不需要制动系统?无端发火,沉默是刹车。贪念如火,自律是刹车。自律既是组织的基本要求,又是自我保护的刹车。
匀速前进
开车的人大抵有过这样的经历,某一段路,你开始超车,一溜烟跑到前面去,开不了多久就遇到红灯,你刚刚超过的那辆车又悄然跟了上来,前后不过几分钟,而为了这次超车,你做了一连串的动作:打转向灯、看后视镜、加速,然后又是打转向灯,驶回原车道、继续加速。
这时候,有人会想,这又何苦来着!超车也快不了多久,即便到地点时,也差不了多少。
人生之道,有时仿佛开车,快慢是两极。慢速时,多在起步阶段。快速时,多半是在超越。多数的时候是常速。因为总是慢速客观上不允许,老是快速心理上受不了。匀速开车,稳扎稳打地前行,其实是最快的速度。
冲刺,是短跑冠军的制胜法宝。而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赛跑,取胜的关键在于匀速前进。
按规矩办事
有一家知名外企招聘人才。面试时,在每一位考生面前,放一个杯子和一瓶可口可乐。主考官说,可以打开题目了:请喝可乐。
这是一道简易的题目,正确的做法是,打开瓶子,将可乐倒进杯子,喝。
可是,没有一个考生这样做。因为考生都在想:这么简单?不会吧,一定挖了坑,等我去跳吧!于是,各种答案出来了:有的将可乐瓶装进自己的口袋,等待最后时刻喝,心想这是在考量我未雨绸缪的能力;有的则对着可乐愣怔了10分钟,硬是一口不喝,心想这是在考验我抵御诱惑的能力;有的将杯子弃之不用,直接拿瓶子喝,心想这是在测试我们去繁就简的能力。
最后,主考官点评:照规矩办事,这世界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胡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