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3日消息,河北省委常委、秘书长景春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这是继河北省委组织部原部长梁滨后,该省落马的第二名省部级官员。不论景春华自己,还是他同事或朋友,对景均有一个共同认识:不拘小节。(3月4日 京华时报)
虽然报道没有细说景春华在哪些方面“不拘小节”,但可以想见,景的落马应与“不拘小节”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权力运行上,“不拘小节”就是大问题,往往会成为官员堕落的“滑铁卢”——“千里之堤,溃于蚊穴”,众多贪腐官员的腐败案例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其实,我们无须去揣测景究竟是怎样的“不拘小节”。单就“酒量不小”、“有一个自称表妹的朋友非常有钱”等简单报道,就让人联想多多,景是否喜好吃吃喝喝?与“自称的表妹”究竟是什么关系?或许,在某些官员眼里吃吃喝喝、与异性朋友交往暖昧属于“小节”。但倘若在这样的“小节”问题上不约束自己,把握住度,“出事”也就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对握有一定权力的官员而言,生活工作中的诸多不良“小节”都会成为贪腐妫变的诱因,比如出入歌舞娱乐场所、逢年过节收受红包礼金、爱好游山玩水等等,这看似小事,却极易使人在推杯换盏中放松警惕、小恩小惠面前丢掉原则、轻歌曼舞中丧失人格、人情往来中失去底线。因而,把住“小节”、掌握分寸、公私分明,这应成为官员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的“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一文中深刻指出,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他语重心长的告诫官员“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总书记意味深长的话语振聋发聩,当引起官员的深思。
小事当慎,小节当拘。在物欲横流、诱惑肆虐的时下,所有官员都应慎独慎微,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从一点一滴中自觉完善自己,懂得是非明于学习、境界升于自省、名节源于修养、腐败止于正气的道理,自觉得“慎小事,拘小节,防微社渐,两袖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