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史海钩沉

缅怀革命英烈 重温烈士诗篇

 

  按:清明,是悼念逝者的日子,也是缅怀先烈的日子。让我们重温烈士们蘸着理想的热血写就的诗歌,记住那段不可忘却的历史。

诗一首
方志敏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

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

乃是宇宙的真理!

为着共产主义牺牲,

为着苏维埃流血,

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方志敏(1899-1935),江西弋阳人。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时年36岁。

  

我的自白书
陈然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陈然(1923-1949),河北省香河县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重庆地下党主办的《挺进报》特别支部书记。1948年4月被捕,1949年10月28日在重庆大坪刑场壮烈牺牲,年仅26岁。

  

囚 歌
叶 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叶挺(1896-1946),广东惠州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及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写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

 

  

就义诗
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1900-1928),湖南省衡阳县人。1919年在衡阳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7年6月,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中共八七会议后,在湖南积极参加组织秋收起义。1928年初,调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同年3月18日,在武汉被捕。20日清晨,英勇就义,年仅28岁。

  

把牢底坐穿
何敬平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

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

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

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

今天,我们坐牢了,

坐牢又有什么稀罕?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

  何敬平(1918-1949),四川巴县人,中共重庆电力公司地下党支部委员。1949年11月27日,被敌人枪杀于渣滓洞集中营,享年31岁。

  

滨江抒怀
赵一曼

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赵一曼(1905-1936),四川省宜宾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春,被派到东北地区工作,先后在奉天(沈阳)、哈尔滨领导工人斗争。1935年11月,在珠河作战时受伤被俘,受尽酷刑,1936年8月2日壮烈牺牲于珠河县小北门外,年仅31岁。

 

 

让死的死去吧
殷 夫

让死的死去吧!

他们的血并不白流,

他们含笑的躺在路上,

仿佛还诚恳地向我们点头。

他们的血画成地图,

染红了多少农村,城头。

他们光荣地死去了,

我们不能向他们把泪流。

敌人在瞄准了,

不要举起我们的手!

让死的死去吧!

他们的血并不白流,

我们不要悲哀或叹息,

漫漫的长途横在前头。

走去吧,

斗争中消息不要走漏,

他们尽了责任,

我们还要抖擞。

  殷夫(1909-1931),原名徐白,浙江象山人。共产党员。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秀诗人。1931年1月在上海被捕,2月7日在龙华被害。

  

狱中诗
杨匏安

慷慨登车去,临难节独全。

余生无足恋,大敌正当前。

投止穷张俭,迟行笑褚渊。

者番成永别,相视莫潸然。

  杨匏安(1896-1931),广东中山人。1921年入党。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并任副主席。1931年7月被捕,8月被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监狱。

  

带镣行
刘伯坚

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刘伯坚(1895-1935),四川平昌人。1922年与周恩来等共同组建了旅欧共青团,随即转为共产党员。红军主力长征,刘伯坚留下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初,在与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受伤被俘。3月21日被敌人杀害。

 

 

身上征衣杂酒痕
何叔衡

身上征衣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生合是忘家客,

风雨登轮出国门。

  何叔衡(1876-1935),湖南宁乡人。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2月,途经福建上杭县时,为敌人追捕,英勇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