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宁可听得不舒服,也莫入监再去哭"



  “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宁可让大家听得不舒服,也不要等我们的同志进了监狱再去哭,这样才是体现严管厚爱。”日前,广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面对全省三级纪委书记强调,当前面临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复杂,纪检监察干部面临的风险与考验越来越大。

  进了监狱痛哭流涕,是当下许多身陷囹圄的贪官们的忏悔常态。人们也许并不怀疑他们痛心疾首的忏悔诚意,但“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覆水难收却是无可挽回的悲情现实。黄先耀“宁可听得不舒服,也莫入监再去哭”的善意提醒,体现党和政府对国家公职人员的严管与厚爱。这不仅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忠言相告,也应当适用于整个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

  力避“入监再哭”,就要把干部队伍的道德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并落实于生活实践。长期以来,我们党对于干部进行的包括为民意识、党性观念、价值取向、是非荣辱等在内的素质教育,可谓苦口婆心、不厌其烦,效果有时甚至可以说是醍醐灌顶、振聋发聩。用“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来形容也不为过。但问题是,我们的一些官员是否真正做到了听得进、记得住、做得出,达到了入心入脑、身体力行的教育效果。没有以诚实守信作基础的思想教育,恐怕只能是流于形式、纸上谈兵。

  “党性教育既要感动一阵子,更要受用一辈子;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君不见,在现实生活中,言而无信、口是心非,搞“两面人生”的官员不乏其人。尽管许多贪官把自己的蜕变腐败归咎于难敌诱惑,但骨子里对信念的不忠和对教育的罔顾却是其意志不坚的根本诱因。

  制度管人的确是规避贪腐的有效途径,但制度的践行却需要人们对规则、法治的高度认同与由衷敬畏。应该说,为监督干部行为、约束官员权力而出台的党纪国法不在少数,但作为政府公职人员,是否真正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把遵纪守法视为为官底线,考验着各级干部对法规制度的真信、真用。力避“入监再哭”,入耳更要入心。这需要切实提升公职人员的法治意识。这不仅要大力营造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法治环境,更需以违法必究、严惩不贷的法治监督彰显党纪国法的刚性。

  我们期待各级干部深刻体悟党和政府的严管厚爱,矫正对权力监督、警示教育的“不舒服”,莫蹈“进了监狱再去哭”的覆辙。(张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