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拒开后门
民国时期,托关系走后门之事屡见不鲜,它犹如毒瘤腐蚀着社会风气和人们的价值观,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种潜规则听之任之,还是有人敢于说不。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蔡锷在云南发动起义,成立了云南军政府。蔡锷被拥戴为都督,成为云南的军政一把手。蔡锷的两个弟弟在老家侍奉老母,听说大哥成了“云南王”,自然喜不自禁,觉得大哥给蔡家光宗耀祖了,心想自己的前程也算是有了保障。后来兄弟二人跑到昆明都督府,找到了蔡锷,希望他能安排一个好差事,让蔡家兄弟都能飞黄腾达。
本来见到亲兄弟来探望自己,蔡锷格外高兴,但是当听完兄弟们的想法,蔡锷却给他们重重地泼了一盆凉水。他对大弟弟蔡钟说:“你想在云南做事,也未尝不可。但是,我身为都督,带头把自己的兄弟安插在身边,别人会怎么看,怎么说呢?弄得不好,还会跟着我做,这样对你对我都不好。我看母亲年纪大了,她老人家养育我们兄弟姐妹不容易,家里需要有人照顾,你还是回去好。”看到大哥当大官后竟然如此不顾及亲情,蔡钟内心十分不悦,脸色颇为难看。
蔡锷不为所动,接着说:“我为国尽忠,不能尽孝了,家里的事,就拜托你和小弟了,我攒下的100元钱,你拿回家去交给母亲吧。”就这样,蔡锷的两个兄弟带着100元钱无奈地回了湖南老家,为官的梦想成了一场空。蔡锷在云南为官期间,始终秉承“举贤避亲”的选人之道,蔡家的所有亲属无一人做官。(刘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