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十条家规”是领导干部的“一面镜子”

    周恩来是国家总理,管理着一个“大家”,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勤务员,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里做起,决不让亲属之事影响“大家”。周恩来的十条家规,不仅是对亲属的严格要求,更是培养干部家风的极好教材。它像一面镜子,告诫我们如何掌好权、用好权,如何过好权力关、亲情关。(4月21日人民网)

今年两会上,反思腐败背后的家风问题,认为反腐败就要正家风、严家教,把好防腐拒变的大门,已经成为代表委员们的普遍共识。可见,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加强对子女教育,不是一件小事。作为领导干部,教育子女这事更为重要。领导干部这项事情做不好,不仅会影响子女及自己前途,还会直接影响社会,败坏党风和民风。

一脉相传的清正家风是众多革命前辈们孜孜追求的目标。和周总理一样,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毛泽东同志对子女的要求一向严格谨慎,子女们上学、看病连真名都不准说;朱德总司令要求家人“老百姓怎样生活,你们就怎样生活”,他还不准家人搭他使用的汽车,不准亲友相求,不准讲究享乐;刘少奇同志曾专门开家庭会议,规定家人不准借他之名办事;习仲勋同志反复告诫子女,要“夹着尾巴做人”。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好家风,真正成了他们严格治家行之有效的可贵法宝之一,令人尊敬,感人肺腑,值得传颂。

与老一辈革命家相比,时下有些有些领导干部,对其家属、子女平时疏于廉政教育,导致家风不正,从许多案例来看,不少官员的腐败之路上,闪现其家人的身影,出现了“父子兵”、“夫妻档”等现象。比如,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刘卓志,其妻为其打理多年受贿款项;山东省原副省长黄胜通过其妻子、儿子受贿;刘铁男则陷入了“老子办事,儿子收钱”的贪腐泥沼;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全家老小参与腐败,一时成为家风不正、家族腐化的突出反面典型。

净化官员家风,一方面,应对官员特别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加强对他们“身边人”的廉政教育,使亲属知法守法,明白腐败对家庭的危害性,端正家风,筑牢家庭防线。另一方面,要依靠顶层设计,依靠法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从制度上让官员及其家属“不能腐”。前不久,中央审议批准上海“先行先试”,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工作,深意就在于以家风正官风、正党风。

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涵育民风、官风的基本单位。习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刘云山同志在今年两会参加陕西团审议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因此,领导干部绝不能在亲情面前丧失原则,把亲情和家族利益凌驾于法律之上,要对自己及“身边人”提出更高要求,以身作则,从严治家,管好自己的配偶和子女,共同维护清新廉洁温暖的家,从而担当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组成国家这个大家庭的细小单元,其风气正不正,不仅关系家族荣辱兴衰、家庭幸福与否,还直接关系公民文明素质和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领导干部只有守好家中的“廉洁门”、筑牢家庭的“廉洁墙”,才能以良好的家风树立起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才能使子女健康成长,家庭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