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域外扫描

美军名将晚节不保获刑

 

西点军校高材生、驻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军司令、中央情报局局长——美军名将戴维·彼得雷乌斯在战场上赢得口碑,却因为“犯迷糊”栽倒在石榴裙下。

因为向情人泄露国家机密和撒谎,他于4月23日被法院判刑。

根据彼得雷乌斯3月签署的认罪协议,北卡罗来纳州一家联邦法院判处他缓刑两年并处罚金10万美元。

认罪协议中,彼得雷乌斯承认自己“未经授权转移和保留保密资料,而且就持有和处理保密信息向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说谎”。

彼得雷乌斯着正装出庭,表情平静,听候判决。宣判后,彼得雷乌斯在法庭外发表简短声明,就自己的“错误”道歉,感叹两年多“煎熬”终于结束,期盼“迈入人生新阶段”。他没有接受现场媒体记者提问,钻进汽车径直离开。

彼得雷乌斯现年62岁,19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还在另一所名校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公共管理硕士和国际关系学博士学位。

他从军近40年。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他指挥第101空降师进军巴格达。2007年美国大举增兵后,伊拉克安全局势显著改善,作为驻伊美军司令,彼得雷乌斯被认为功不可没。2008年,彼得雷乌斯升任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2010年转任驻阿富汗美军司令。

2011年,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提名他出任中央情报局局长。这项提名在国会参议院以94票赞成、零票反对的结果获得通过。同年,彼得雷乌斯以四星上将军衔退役,随后就任中情局局长。

然而,就在上任第二年,彼得雷乌斯婚外情曝光,“小三”正是他的传记作家、美军预备役军官葆拉·布罗德韦尔。

因这起丑闻,彼得雷乌斯同年11月辞职。但是,事件继续发酵。检方说,统领驻阿美军期间,彼得雷乌斯把8本保密信息记录本交给布罗德韦尔,供她写传记时参考。这些信息包括彼得雷乌斯的日常活动安排、秘密行动人员名单、美国情报实力详情、密码以及他与奥巴马的会谈记录,其中一些信息为“绝密”。

彼得雷乌斯清楚这些材料的敏感性,却仍然交给布罗德韦尔。在布罗德韦尔录下的一段对话中,彼得雷乌斯告诉她:“这些是高度保密的(资料)……我的意思是,里面有密码。”

彼得雷乌斯亲自把这些资料送到布罗德韦尔的住所,数天后取回,放在家中。

2012年10月,彼得雷乌斯辞职前在中情局总部接受联邦调查局人员调查,谎称自己没有向布罗德韦尔提供过保密资料。辞职时,彼得雷乌斯签署一份保密协议,自称不再持有保密文件。然而,2013年4月,联邦调查局在他家中搜出他向布罗德韦尔提供的记录本,而且发现它们没有获得妥善保管,仅放在一楼“一个没有上锁的书桌抽屉里”。

就彼得雷乌斯案件,法官戴维·凯斯勒说,这名知名将领“犯下一个严重但与本性非常不相符的判断性错误”。

婚外情曝光后,彼得雷乌斯和布罗德韦尔都公开道歉,都坚称恋情发生在彼得雷乌斯退役后。

这座法院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也是布罗德韦尔与丈夫、孩子的居住地。布罗德韦尔当天没有出现在法庭。

检方请求法官判处彼得雷乌斯缓刑并处罚金4万美元,但是法官凯斯勒决定加重罚金,以“显示罪行的严重性”。

如果彼得雷乌斯不签署认罪协议,可能遭判处最长一年监禁。

检察官詹姆斯·梅伦德斯说,“这是严重罪行。国家把绝密信息交给他,而他辜负了信任”,并且还对联邦调查局撒谎。

他的辩护律师认定,这起案件的性质并非是“公开泄密”,彼得雷乌斯只是不适当地转移了保密资料。而且,“没有保密内容出现在传记中,一丁点也没有”。布罗德维尔为彼得雷乌斯撰写的传记已经在2012年出版。

彼得雷乌斯上月签署认罪协议后,一些民间团体和人士认为,与类似案件当事人相比,他所受处罚过轻。

“维基揭秘”网站创建人朱利安·阿桑奇的律师迈克尔·拉特纳说:“这起案件原本可成为间谍案或其他严重罪案。这简直难以称为刑罚,只具象征意义而已。”

阿桑奇曝光美国政府大量机密文件,躲入厄瓜多尔驻英国使馆避难。他坚称,如果遭引渡回美国,可能面临终身监禁甚至死刑。

向阿桑奇提供密件的美军士兵布拉德利·曼宁2013年被定为间谍罪、判处35年监禁。

另外,中情局前官员杰弗里·斯特林5月也将面临宣判。陪审团1月认定,斯特林向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泄露美国试图破坏伊朗核计划的秘密方案。检方要求重判斯特林,他可能面临超过20年监禁。包括南非前大主教德斯蒙德·图图在内,斯特林的支持者认定,他受到不公平对待。图图早些时候在一封信中说,斯特林与彼得雷乌斯面临的刑罚形成鲜明对比。

辞去中情局局长后,彼得雷乌斯受聘于美国一家私募证券公司,在一个新设的智库部门任主管,负责经济与地缘政治。另外,白宫仍然就国家安全事务向他问策。(新华社供本报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