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碗阳春面的感悟
2013年8月的一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扬州市广陵区委区政府大院,在大院西边一排略显破旧的楼房中找到了那个标牌:中共扬州市广陵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研究生毕业,我幸运地成为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报到完毕后,已到午饭时间,我的食堂饭卡尚未办好,办公室主任就带着我们几个新来的同志到单位附近的一家面馆吃饭。扬州阳春面,我只闻其名不知其味,因此,当服务员端上面来时,我却感到有些诧异。在我印象中,江南乃富庶之地,可这阳春面里既没有肉、鸡蛋,也没有青菜,甚至连葱花都看不见,就是一碗清汤挂面,除了面就是汤。我吃了一半,实在是难以下咽。
这就是我到纪委工作第一天的情形,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碗阳春面。我不知这是领导有意安排,还是无意为之,总之在后来的工作中,我逐渐感悟到那碗阳春面就是对纪检工作的一种诠释,是我走上纪检工作岗位的第一课。
初上纪检工作岗位,让我颇觉新鲜的就是每逢重点节假日的明察暗访。明察暗访实际上就是对节日前后各单位的公务接待、公车使用、工作纪律执行情况进行随机的突击检查,我们拍到的大多是上班时间看电影、炒股等问题。记得有一次,我们去明察暗访拍到了一个单位的小姑娘上班时间看电影,然后将这一情况向她的单位进行了通报,也对她进行了批评教育处理。后来有一天她来我们科室报送材料时,居然带了一盒酸奶放在我办公桌上,说以后多多关照,说完就走了,让我有些始料不及。当我追出去要把酸奶还给她时,已经找不到她人了。这件事情给我带来了困扰。这盒酸奶顶多也就几块钱,可是心里却一直有个疙瘩,总觉得拿人家的手软,在后来的明察暗访的时候,每到她们单位,就总感觉不那么理直气壮了。
通过这件事让我认识到,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就必须严格甚至是严苛地要求自己。执纪的生命线是公平公正,若是拿了监督对象的好处,监督就必然失去刚性。纪检人身处监督执纪的重要岗位,就必须要保持无欲则刚的本色。就像阳春面,清汤寡水,吃到嘴里,却是小麦原始的香气,是自然的味道,回归的是清正纯朴的本色。
从事纪检工作一段时间来,听到最多的词是“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对于“三转”,我的切身体会是:在“三转”以前,我们事事冲在第一线,农村集体“三资”工作我们直接参与清产核资,各种招投标等活动都能看到我们的身影。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却成了“救火队”、“挡箭牌”。
在“三转”后,我们学会了说“不”,回归主业主责,做好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我们监督机关事务局组织对全区公车进行封存、检查;督查财政、审计部门对全区各单位财务报支情况进行监督、审计等,我们不是冲在最前面,而是退后一步,对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的情况进行“再监督再检查”。以前是五指张开,力量分散,现在是聚指成拳,专攻一点。这是对纪检监察工作本职的回归,正如阳春面一样,没有过多的装饰,没有过多的配料,呈现给你的就是实实在在的面。
现在,我已经逐渐喜欢上吃阳春面,吃面的同时也提醒自己在工作生活中保持本色、专注本职。
(胡焕钊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