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敢于担当 敢于监督 敢于负责

“三转”以后,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对该做些什么心里没底,上级纪委文件、讲话发得少了,就觉得很多工作难以把握、找不着调,就不知道怎么干了。

针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能力素质与“三转”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我们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组织开展“学思践悟”主题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旨在通过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着力提升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质,解决组织、形式转变后思想认识的深化以及在“专”了以后如何做“精”、做“透”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努力成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对党忠诚永远是第一位的。市纪委要求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带头深入开展“学党章、守纪律、讲规矩”活动,唤醒党章党规意识,对照党章这面镜子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提升依纪依规管党治党的能力,从而更加自觉地担当起从严治党的政治担当、责任担当、使命担当,更加坚定而有力地履行好党章规定的三项主要任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纪检监察干部的武器就是党章党纪党规,其能力和本领高低就体现在能否将纪律规矩抓起来、用起来,一把尺子执纪到底、一寸不让,并使之越用越富有生命力。相比查处贪污腐败等党员干部违法案件,用党章党纪党规去衡量党员干部行为,把问题查清,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更体现从严治党的要求,也更体现纪检监察干部的能力水平。这也是我们强调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评价纪检监察干部不能单凭“办案能力强”,而要全面地看其纪律审查能力的缘由所在。为此,市纪委进一步健全纪检监察干部轮岗交流、上挂下派、集中培训等制度,促使纪检监察干部克服“本领恐慌”,提升履职的精准度,形成严、细、深、实的作风。

作为党的纪律的维护者,没有一点担当精神也是做不好的。纪委就是要唱黑脸,要查腐败案件,要审查违纪问题,要提出批评意见,这是党性使然、职责所在。转到主责主业上来后,我们发现一些“不严不实”的问题更加显现出来。比如,有的干部怕触及矛盾,怕得罪人,碰到问题就溜边,说他管倒是管了,但就是没有严起来;有的干部不肯动脑筋,凡事都想探一探上级纪委的“口风”,怕出错,怕担责;有的干部还在凭经验办事、靠“老黄历”吃饭,“穿新鞋走老路”。这些问题,说到底还是担当精神不足在作怪。“身转必先心转”。为此,2014年以来,我们每季度组织县(市、区)纪委书记、派驻部门纪检组长召开座谈会或培训会,从学习党章开始,每次一个专题谈体会、谋共识、讲问题、定对策。同时每年一次开展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资格测试,测试不合格的及时予以调整。工作中发现群众有反映、自身不“清白”的干部,坚决清理出队伍。对屡教不改、眼高手低、适应不了要求的纪检监察干部,我们也跟他们讲清楚,没有“金刚钻”没必要硬揽“瓷器活”,还是尽早离开纪检监察岗位,免得干不好工作,还让自己受煎熬。经过一番思想整顿,共识形成了,氛围形成了,监督也就更坚定了。

回顾“三转”以来的心路历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纪检监察干部提升素质能力,就要遵循“原教旨”,追根溯源,孜孜以求,学思践悟,融入生活,融入工作,这样才能把从严治党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方向 浙江省丽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