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芦衣顺母”故事有感
近日,偶读《论语·先进》中记载的一个“芦衣顺母”故事,心中颇有感触。故事讲述“春秋”时代,闵损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闵损陪同父亲出门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闵损虽谈年少,但能够忍辱负重,修悟自己,仁慈友善,通过顾及弟弟打动了父亲,继而感化了后母,用大局大利制约小我私利,其以德报怨、宽容大度之举令人感动,也值得我们党员干部学习借鉴。
古语云:“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党员干部如果能常为别人着想,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以大局为重,就能触动双方内心,取得双方满意的效果。党员干部胸襟宽阔、豁达大度、虚心容人是一种美德。宽宏大度之人能助人之难、补人之过,而使人乐于亲近;而胸襟偏狭之人,往往嫉人之贤、妒人之能,而使人避而远之。诚如古人所说:“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
“律己当严,待人当恕”。党员干部在日产工作和生活中,与领导、同事之间难免会意见不同之时,难免会有些小摩擦,只有做到胸襟开阔,求大同、存小异,才能正确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达到同舟共济,携手共进的最佳效果。有人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党员干部对他人的宽容便是对自己人格的一种升华,可以换来理解、和睦、共荣,而耿耿于怀只会让相互之间的离心离德。
心底无私天地宽。当然,党员干部做到宽容、忍耐,决不是要放纵他人任意妄为,而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做到宽厚而坚定。我们所处的社会好比一个大的家庭,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学会与人为善,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多一些自警自省,“吾日三省吾身”,敬业爱岗;少一些斤斤计较,博采众人之长,和衷共济,才能合力营造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早日实现!(季 君)
一天,闵损陪同父亲出门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闵损虽谈年少,但能够忍辱负重,修悟自己,仁慈友善,通过顾及弟弟打动了父亲,继而感化了后母,用大局大利制约小我私利,其以德报怨、宽容大度之举令人感动,也值得我们党员干部学习借鉴。
古语云:“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党员干部如果能常为别人着想,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以大局为重,就能触动双方内心,取得双方满意的效果。党员干部胸襟宽阔、豁达大度、虚心容人是一种美德。宽宏大度之人能助人之难、补人之过,而使人乐于亲近;而胸襟偏狭之人,往往嫉人之贤、妒人之能,而使人避而远之。诚如古人所说:“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
“律己当严,待人当恕”。党员干部在日产工作和生活中,与领导、同事之间难免会意见不同之时,难免会有些小摩擦,只有做到胸襟开阔,求大同、存小异,才能正确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达到同舟共济,携手共进的最佳效果。有人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党员干部对他人的宽容便是对自己人格的一种升华,可以换来理解、和睦、共荣,而耿耿于怀只会让相互之间的离心离德。
心底无私天地宽。当然,党员干部做到宽容、忍耐,决不是要放纵他人任意妄为,而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做到宽厚而坚定。我们所处的社会好比一个大的家庭,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学会与人为善,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多一些自警自省,“吾日三省吾身”,敬业爱岗;少一些斤斤计较,博采众人之长,和衷共济,才能合力营造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早日实现!(季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