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突破心理防线的“三手棋”
执纪审查中,审查对象因担心受到纪律惩处,心态复杂多变,或产生抵触,或心存顾虑,或推卸责任,或矢口否认,容易使审查工作陷入困境。针对这种状况,只有做有的放矢的准备、捕捉最适宜的战机、选取最适宜的方法,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效突破。
精心准备。常言道:“事不谋,则不成。”突破前,应准确分析被审查对象,侧重了解其职务的权力范围、升迁经历及经济财产等情况,以及个人兴趣爱好、性格脾气等,以查找突破的关键点、薄弱环节。在查处一工商干部袁某利用职务便利索要管理服务对象钱物问题时,袁某始终矢口否认。我们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充分了解了袁某的情况,找到了突破口,当我们摆出相关证据时,袁某瞬间无语,只好承认了自己的违纪事实。
善于捕捉战机。谈话到了攻坚点,涉案人员往往会负隅顽抗,如果一味硬攻,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必须找准时机,找到关键点之后,再慢慢寻找机会突破,而这个时机,建立在前期大量谈话铺垫的基础上。在查处一村会计庞某虚报冒领土地补偿款问题时,谈话中,庞某抵触心理强,最后变为不开口。我们及时改变策略,同其聊家庭,当聊到春节临近、其在外上学的孩子即将放假回家时,发现庞某情绪紧张、欲言又止。我们及时做其思想工作,打消了他的顾虑,促使他改变态度,供述了其违纪事实。
因势利导,因案施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审查对象有差异,思想脉搏有不同,应对也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案例攻心是有效办法。结合他人案例,使谈话对象受到“身临其境”的教育,既是把脉、开方,也是“惊其心、动其魄”过程,可最大限度消除障碍。在查处开发区一起私车公养问题时,针对被审查对象“主要为工作,不应受处理”的反复辩解,我们搜集整理周边市县5起类似案例,继而打出“论道理、说案例、讲政策”组合拳,很快就让被审查对象心服口服。
(庄建新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