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这一年 阜宁纪检人一直在行动
那一天,狂风夹裹着冰雹席卷而来,数千间房屋瞬间夷为平地,曾经的家园变得满目疮痍。
这一年,阜宁纪检人行动的脚步一刻不敢停歇,只为了毁掉的家园重新焕发新颜。16个灾后重建安置点,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82幢4785户,全力保障工程优质、资金安全、干部廉洁、群众满意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6.23灾情发生后,在投身搬运物资、清理道路、安抚受灾群众的抢险救灾一线的同时,针对灾后重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违纪违规行为,县纪委专门出台《关于严明灾后重建工作纪律的通知》,在第一时间划定红线、设定禁区。在灾情发生第三天,组织编印《抗灾救灾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教育读本1000余册,选取外地灾后重建中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送至115个受灾村(居)特别是22个重灾村,通过深刻剖析,进行以案说纪。
重建家园非一日之功,为重建各方、各环节设定制度“轨道”,是我们深思的课题。调研、指导、督促,协同各方群策群力,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灾后重建资金物资项目监管工作的通知》《灾后重建项目招标投标工作指导意见》《安置点工程进度及现场施工人数考核管理办法》《安置房交房验收管理细则》等20多项规范性文件,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源头上确保廉洁重建。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从全县纪检监察、审计、财政、民政、发改、国土等职能部门抽调100余名干部,成立灾后恢复重建督查领导小组和专项巡回督查组,全程参与灾后重建选址、工程进度、质量验收、资金发放、受灾群众选房等各个环节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各类监督主体在实施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严格实行“挂牌督办,销号管理”,确保整改实效。坚持“一线工作法”和“问题工作法”,对救灾重建政策落地情况、指挥系统运转情况、包保干部纪律作风情况、救灾款物管理情况以及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开展督查21次。
雷霆纪律是保障灾后重建的关键。开通举报电话、设立现场投诉站、现场投诉信箱,开设网络举报信箱、网上投诉栏目,全天候收集民意。建立涉灾信访快查快办机制,加大对救灾重建工作中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干部作风等方面的举报的核查处理,从严从快查处灾后重建中违反纪律规定、侵害群众利益等行为。截止目前,已对5名党员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对救灾资金使用不规范的3家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提醒,实现对抗灾救灾以及灾后重建过程中发生的顶风违纪行为从快从重查处。
如今,一排排整齐的灾后重建安置房拔地而起,一个个手拿钥匙的灾民憧憬满怀,16个安置点无一例重大违纪问题发生,阜宁纪检人的脚步依然没有停歇,他们在用自己的不懈努力为群众带去更多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