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清风盐城”建设添风采】心存阳光 无畏风雨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身有正气,不言自威”,古往今来人们之所以尚清,正是因为清是正气充盈之源,是万心归聚之泉。以清为高洁,以清为操守,以清为修养,成了追求和志向,塑造了高贵的品质。
清者,廉也。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者,正也。自有风清而气正。倘若社会政治生态清明,就会弊绝、风清、心齐、气顺,为国为民为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假使政治生态污浊,就容易滋生利欲熏心、贪污腐败、结党营私等一系列问题,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风气生万物,亦能害万物。我们的国家社会治理也是如此。我们党将“风清”作为气正、心齐、事成的前提和基础,是抓住了要害、管住了根本。只有牢牢抓住这个突破口,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全面的清除,才能将那些歪风邪气打扫干净。有了清明的风气,给原本清风高洁之人以鼓舞和力量,给暗波涌流者以压力和警示。有了清明的风气,心齐事成,社会和谐,诸事遂顺。
风成于上,习化于下。社会风气的形成与人息息相关,更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紧密相连。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从“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到美好“家风”传遍华夏大地,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正确价值观的倡导。其中,党员干部的引领示范尤为关键。“两学一做”活动及其常态化,重拳治理“四风”,有效促进了党风政风的转变,引领社会风气积极向上,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将“大气候”与“小气候”和谐统一。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党员干部要自觉引领社会风气,做良好风气的倡导者、维护者。要严字当头,防微杜渐,练就“邪不可干”的本领。两袖一清风,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张伯行在《禁馈送檄》中写到: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不值一文。谁言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知廉则心明,为廉则身轻,守廉则神定,倡廉则业兴。尤其对我们青年同志来说,初出社会,还满怀着赤子之心,更应该将“清”字牢记于心,做一个纯粹的人。
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年人,有着青春之年华、青春之人生,浑身上下洋溢着青春的阳光、青春的朝气、青春的活力。青年正则国正、青年廉则国廉。青年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和国家强盛的担当。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清正在德,廉洁在志”。吾将以此为铭,心存阳光,无畏风雨!(盐城市海洋与渔业局 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