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宁陈氏自清雍正年间由福建迁入江西以来,秉凤竹之志,传清纯门风,学问识解,惟取其上,四代孕育出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陈封怀五位杰出人物,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文化大家族。山恒青,水长流,“凤竹家风”代代传。义宁陈氏这个蜚声海内外的家族留给后世的家规家训,不仅是每一位陈氏后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更是激励整个家族向更高境界跋涉的精神动力。详细
一门五杰 文化世家
“中国近世模范人家”,《辞海》将陈氏三代四人共列
国学大师吴宓认为,陈寅恪是“我国当代通儒第一人”,而义宁陈氏是“中国近世模范人家……父子秉清纯之门风,学问识解,惟取其上,所谓文化贵族。”
生活俭朴吃菜根,陈宝箴写诗给厨工“并非有意钓清廉”
陈宝箴为官的时候,经常吩咐下人尽量少买荤菜,多买些蔬菜。下人不理解,背后议论他是故作清廉。陈宝箴知道后,写了一首诗送给厨工。
不忍学生赴日学习中国史,陈寅恪终身研学,主张学术强国
陈寅恪终身从事历史研究,主张学术强国。目睹中国学术落后、中国学生需要到日本学习中国史的情况,陈寅恪在给北大学生的毕业赠言中写道:“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
陈家大屋为两栋相连的砖木结构,青砖黑瓦,一字排开,似仰卧在青山的怀抱中。左边为乾隆年间陈宝箴祖父陈克绳所建,陈宝箴曾居住上厅房内,陈三立即生于此。
立志篇 “立仁徳之志,操君子之节。”“成德起自困窘,败身多因得志。”“隐居求志,则积德累行;行义达道,则致君泽民。志定则然也。”
清廉篇 “嚼来确是菜根甜,不是官家食性偏。淡泊生涯吾习惯,并非有意钓清廉。”“苟非置得失毁誉于不顾,将不能去一贪渎之夫,进一气节之士。”
治学篇 “君子之心公,由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皆吾学中所应有之事。”“默念平生,未曾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似可告慰友朋。”
爱国篇 “营一隅而天下倡,立富强之根基,足备非常之变,亦使国家他日有所凭恃。”
陈寅恪家族的精神气质:古今中西相结合的典范
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张求会
义宁陈氏家族,之所以至今仍能令人景仰、赞叹,至关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打通了古今中西的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