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著名经史学家、教育家陈汉章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和学识传播,曾任京师大学堂教习、北京大学教授等,著作等身,手稿800余万字,是一代鸿儒,国学大师。“勤勉、笃学、乐善、睦族”,陈汉章在家训《毓兰轩训语》中,为族人及子孙立下治家规范。在他的身体力行下,陈氏家族文风绵长,谦恭儒雅。详细
一代鸿儒 家风绵长
"有书不读子孙愚",一代鸿儒陈汉章注重知识的教化力量
陈汉章的一生,是手不释卷的一生,也是不断接受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的一生。正因为这样,这条家训成了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在北大“亦师亦生”成佳话,做过茅盾、冯友兰的老师
在北大,他是开课最多的教授之一,有史学7门,哲学2门,国文、尔雅学讲义、文字学音韵讲义、说文学讲义等15科。由于学识丰富,也被称为“两脚书库”。
著作等身、爱国忠义,陈汉章富有知识分子的精神传统
陈汉章为人谦和,举止得体。在北大任教近20年,除了在学术思想上的讨论外,从不与人发生冲突,更不要说在背后攻击人,议论人。
走过陈汉章故居墙弄的转角,是学圃堂。学圃堂的门口有季羡林和欧阳中石的题词,故居加上名人的褒赞,青黑色的大理石雕刻增添了几分现代气息和文化特色。
治学 "凡古人著作,不看则不知,不读则不能。""多买书不如多读书;欲读此书,方买此书,方不失之杂。"
修身 人必心术端,其人始有用;若心术不端,有才不如无才。无才岂遽至为人鱼肉,有才作恶反大。
齐家 “凡兄弟不可争功。文武争功,国事败;兄弟争功,家道衰。”“天下事皆有其所,而家事亦当慎其微。”
为官 “'权'是惟精义入神者可言,若学人骤言之,下截工夫便空了。”“事之在官场者,每难言之。果使血性作官,天下何事不可成?”
藏书楼中有训言
象山县文化学者 张利民
“毓兰轩”是陈汉章先生的藏书楼,也是他读书的地方,以它来命名训言,足见先生的良苦用心。他希望把自己读书和生活的经验告诉子孙后人,作为人生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