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村产权交易系统建设 打造“一网四化”盐城样本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3月23日省纪委蒋卓庆书记在盐视察指示精神,坚持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将“盐都模式”向全市面上拓展推广,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三资管理”系统建设,着力打造“一网四化”盐城样本。
“一网”,主要指将农村集体三资、供求对接、在线交易、阳光村务和手机APP等各类平台载体全部归集于同一系统,建成“产权交易+三资管理”一张网,实现一网全通。该网已于9月底正式上线运行。“四化”,即集体家底公开化、市场建设标准化、交易流程规范化、问责追究常态化。
——在集体家底公开化方面,组织各县(市、区)全面清查农村集体资产的存量、价值和使用情况。截止8月中旬,全市第一阶段资产清查工作已全部结束,累计录入集体资产台账卡片近7万份、经济合同12492份,其中各类资产总额达25.2亿元、集体统一经营资源93万亩。这些数据通过“产权交易+三资管理”平台向全社会公开,彻底解决了原村务公开栏内容不全面、公开不及时、范围过窄、受众较少等问题,为推进产权交易的规范透明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市场建设标准化方面,及时印发《盐城市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平台建设标准》,加大督查推进力度,9月底前全市所有产权交易平台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实现“有形市场、实质交易、交易品种”三个全覆盖:即11个县级交易服务中心、129个镇级交易服务站均达到市确定的建设标准,所有县、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全部开展实质性交易,省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所列14大类交易项目已全部发生交易。
——在交易行为规范化方面,专门开发全方位预警监管模块,建立资金管理等七大项37个子项预警清单,主要对资产资源交易行为应进未进、化整为零、价格异常、合同订立期限过长等问题进行及时有效预警。同时,开发供求对接功能模块,实行项目供求信息智能匹配自动推送,为产权交易供求双方牵线搭桥。
——在问责追究常态化方面,制定出台相关责任追究办法,要求农村集体所有的未承包到户的“四荒”地、养殖水面使用权等交易项目必须进场交易,明确对应进未进等4大类25种违规情况一律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出台以来,全市共发现违规问题84个,均及时给予问责处理。(李忠良)